第十一章成为赵高后,始皇帝重生了(十一)

(十一)

“至于本来就有少许地的百姓,仆会给予补偿,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家禁止私人买卖,但他们依旧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同样的,也会按照人头,统一由国家丈量分配新的一定量的土地。”

“每亩地征收的税都有明确规定,广而告之,政令下达到各州县村落,着人连续朗读数日。”

“交足国家的,剩下的都是百姓自己的。”

“如此一来,百姓虽依旧免不了交税,但负担大大降低,不必再被层层盘剥。”

“且百姓为了能够留下更多的粮食,会想方设法的提高粮食产量。”

“周而复始,大秦兴盛,指日可待。”

这是荪歌目前能够想到的可施行的最佳方式。

一旦允许土地私有,地主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失去土地,成为地主的佃户。

国家要征税,地主要租金,那百姓手里还剩下什么?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就会成为真实写照。

唉……

白居易大大的诗,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写实啊。

“六国旧勋贵不会这么听话的。”

始皇帝心中诧异的同时,又有几分惋惜。

这样的法子,的确不错。

土地的人所有权依旧归国家所有,禁止私下买卖,某种程度上就保证了只要不是天灾年,百姓就不会饿死,不会流离失所。buwu.org 梦幻小说网

可,六国旧贵族的幺蛾子就没断过。

“陛下,仆会先提议将六国旧贵族原有的土地直接收归国有。”

“抵触剧烈,再退而求其次勉为其难的提出刚才的法子。”

“若再不识好歹,唯杀而已。”

杀鸡儆猴,杀一儆百。

唯杀而已……

掷地有声,带着狠辣之气的四个字,让始皇帝有些许晃神。

似是又看到了画面中那个矫诏弄权指鹿为马,戏耍满朝文武如同稚子的大反派。

让赵高做他的中车府令,还真的是挺屈才。

不过,仿佛只要他在世一日,赵高的忠心就一日不变。

“寡人允了。”

“赵高,这改变的不仅仅是你的命运,也是寡人的命运。”

“寡人再赌一次,信你。”

说实话,有了那等前车之鉴,想要进尽释前嫌很难。

但赵高之举,他愿意再给一次机会。

数十年的相伴,总不该次次结局都不尽人意。

“诺。”

荪歌应声道。

她知晓,从此刻起,她再一次成为了始皇帝的心腹。

在这位千古一帝心中,最记挂的永远都是来之不易的大秦帝国。

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君临天下的霸气,还有数万万百姓的信服。

心中有江山社稷,有百姓民心,便不会是所谓的暴君。

“不如,寡人命李斯跟你一起操作这件事情吧?”

始皇帝深觉李斯和赵高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双剑合璧。

荪歌下意识连连摇头,总不能老坑李斯吧。

李斯那个老家伙的心愿是想着名留青史,是真心想为官的。

这滩子污水,还是不要让李斯陷进来了。

指不定她以后被千夫所指的时候,还得李斯搭一把手呢。

总得有一个人还保留清命,让人信服。

这份重任,除了李斯这个倒霉蛋,还有谁能胜任。

始皇帝挑挑眉,并没有再多坚持。

没想到,还真有几分兄弟情深。

“赵高,朕之所藏你皆知,自己选些化淤的伤药带回去吧。”

“今天就不需伺候在朕身侧了。”

始皇帝心中一动,撇撇嘴,故作嫌弃道。

肿的这么高,实在是没眼看啊。

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赵高须得养精蓄锐,才能冲锋陷阵战无不胜。

这一刻,始皇帝对赵高给予了莫大的希望。

不管了,赵高就是难得的人才。

能将整个大秦玩弄于鼓掌,也是一种本事。

随便换个其他人,其他人行吗?

听到始皇帝的话,荪歌乐滋滋的退下了。

小命终于是踏实了,不用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担心脑袋会跟身体分家。

这种快乐,难以言说。

她不管,她现在就想高歌一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w^)

……

正沾沾自喜骂骂咧咧,仿如阴沟里老鼠总是搅乱民心的旧勋贵,并不知即将到来的浩劫。

唯杀而已,荪歌并不觉得有问题。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那些自小接受良好文化教育的勋贵子弟不会不知道。

古往今来,华夏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帝王屠杀了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之臣。

功臣杀得,旧余孽反而杀不得了?

这是什么操蛋道理?

始皇帝霸气十足,心胸宽广,善待了汗马勋劳的功臣,也给了旧勋贵衣食无忧。

既然不能听话,那就去死好了。

主神曾说过,对待敌人要向秋风扫落叶一般干脆利落,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才能闯九州。

嗯,如沐春风,应该改为如沐秋风。

吹死那帮找事的王八羔子,让他们感受到深秋大风的肃杀。

果断就会白给,犹豫就会败北。

哼着歌儿,手里揣着伤药,脚步轻快的赵高,隐隐约约能过听到风中夹杂着的窃窃私语声。

啧啧啧,感官过于灵敏,也是一件糟心的事情。

不过,那说的是人话吗?

“你说,李丞相和赵府令真的那种酱酿酿酿的关系吗?”

“那当然了,我亲耳听到的,赵府令捏着嗓子娇滴滴的喊那丞相大人下手轻些,仆还是第一次,怕疼。”

“不应该吧,不是说丞相大人杖刑赵府令?”

“再说了,以丞相大人的身份地位,就算是好这口,那这宫里年轻俊秀的多了去了,何必啃赵府令那根老萝卜,指不定都咬不动。”

“杖刑?你啊,还是太天真了啊。”

“这么多年,你还见过丞相大人亲自行刑呢?指不定是赵府令惹了陛下不悦,丞相大人不忍心。”

“据说丞相大人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赵府令是面色潮红眼神迷离,这怎么可能是杖刑。”

“原来如此,受教了。”

“你们知道就行了,可别往外传,要不然我们都小命不保。”

“知道知道。”

荪歌:((((;?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