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荸荠姑娘”

......新人应婚也是江湖婚宴的一个程序。

江湖儿女豁达爽朗,所以婚宴也讲究办的和坊间的含蓄不同,更多了一些愉悦和随性。虽然也有嫁妆添彩,但是与寻常女儿的拔步床绸缎家具不同的,还会带着诸如兵器、剑谱、武功秘籍等等。

记得当年有江湖小公孙名号的的剑女苏雨沫成婚的时候,她的嫁妆便是十八柄绝世好剑。

在与今日一样的应婚现场,苏雨沫穿着嫁衣,面对前来喊婚的郎君,一口气拔出她陪嫁的十八柄宝剑,寒光照着烈日,发射出十八道彩虹,惊起一片不绝喝彩。

而对比之下江湖赫赫有名的江湖侠侣上官米和冯婉的婚礼,就显得俗套的多。

中规中矩,严谨庄重。

就连应婚的步骤都和坊间的娶亲一模一样。

小山端来了喜盘,上面是一袭空白喜帖,身后还有个小厮托着一套文房四宝等候,他们需要在现场写下请婚书。

然后上交天、地、人、神四面观礼,之后才算是达成步骤。

只是许多人在现场会紧张,脑子一片空白,故而请婚书都是提前写好的。

在端上空白喜帖的时候,一片的江湖人还有些惊诧了一瞬。

请婚书一式两份,冯婉接过蘸饱了墨汁的狼毫笔,她下笔之前,特意看了一眼对面的上官米。

穿着喜袍的上官米微微低头,手腕悬空,下笔有力,专心致志,偶尔写到凝涩之处,他便停笔,将笔尖微微挪开喜帖之外防止墨迹滴落,然后略微思索一番,继续书写。

他的嘴角始终都是含着笑的。

他看起来很愉悦,并且心甘情愿。

......

请婚书是空白的,空白的请婚书,并不能够称之为请婚书,只是一张白纸。

十七岁的冯婉素白着一张脸,表情平静的等了三日。她安静的吃饭,睡觉,起风了就关窗,若是上午日头好的时候会去庭院中看看花朵,然后歇一个午觉,睡眠很浅,梦不见人。

三日后,她去向穆庄主辞行。

主动表达了歉意,说小辈莽撞,害的穆庄主空等一场。

她才十七岁。

在穆庄主的眼中简直能够和年幼挂的上钩。

这年纪,在民间都还算是个活泼的少女,更何况是在时刻需要和阅历武功挂钩的江湖。

穆庄主对她十分的怜惜,看她的神情如对待所有听话懂事的江湖小辈。

他确实也等了三天,但是他的等和冯婉的等待目的不同。

他在那一日便知道了上官米离开的消息,头也不回,面色苍白,却不算是失魂落魄的上官米一步不停地离开了穆家庄,离开了江湖。

听说他行至姑苏桥上,震碎了他的上官宝剑,毫无留恋的抛入了河中。

姑苏桥,并不在姑苏,而是因为这条河的水质和姑苏境内的温泉湖为同源,这种水质对于人体是有益的,可令人消除疲劳缓解疼痛,但是对于兵器来说确实大忌。

上官米选择将贴身宝剑震碎弃于姑苏桥下,可见那时心志并非一时冲动。否则绝不可能做出等同于自断退路的举动。

穆庄主疑惑,到底是为了什么。

应该不是冯婉,冯婉并无任何异常,甚至在她前来辞行的时候,表情中除了悲戚更多的是茫然和愤怒。

这些情绪,都来源于同一种根源。便是困惑。

她因为困惑而茫然,因为毫无理由被抛弃而感到愤怒。

这十分的合理。

穆庄主叹息,说:“其实从一开始你们要来做请婚书的时候,我便觉得是否这一切都太早......你们如此年轻,不知往后岁月绵长,未来不知变数......如今,再等等也好。”

他这话说完便后了悔。

因为他想到了姑苏桥下的断剑。

于是改了口:“冯姑娘年轻,脚下路径漫长,风光无限啊......”

他言尽于此,看眼前少女的脸色,大概说多了,她也记不住。

他无法再说许多,因为此刻外头有个孩子登登登跑来,一口气跳进了穆庄主怀里。

穆庄主弯腰接过沉甸甸的一个肉球,掐了一把他柔软的脸颊肉:“秋秋玩的一身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