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登基大典二

他听到殿外细碎的脚步声,高力士手执拂尘,步履沉稳地走了过来,他轻声说道:“陛下,时辰已至。”

“朕知道了。”

秦昊回应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缓缓松开怀中的王有容和董媚儿两女,挺直了胸膛,那身姿挺拔如松,散发着一种不可一世的霸气。

意气风发的秦昊双手优雅地背负身后,迈着稳健而自信的步伐,缓缓走出御书房。他的步伐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天下苍生的心头,让人心生敬畏。

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纷纷脱去沉重的孝服,换上鲜艳的朝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新皇的敬仰与期待,在他们的翘首以盼之中,秦昊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百官们齐齐下跪,叩首致敬,声音洪亮而整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久久回荡,仿佛要将这份忠诚与敬仰传递到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

秦昊微微一笑,双手虚托,声音温和而有力:“众卿家平身!”

随后,秦昊坐上金碧辉煌的龙辇,缓缓驶向太庙。龙撵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跪拜,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这位新皇的崇敬与期待。

龙辇在太庙前落下,秦昊缓步走了进去,祭祀天地宗社的仪式即将拉开序幕。

满朝文武大臣、禁军侍卫,以及前来观礼的众多臣民百姓,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地都聚焦在这位新晋的皇帝身上。

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偌大的广场之上,竟无一丝杂音,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新皇身着一袭金黄色的衮服,那龙袍之上,九条五爪金龙绣的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出无尽的尊贵与威仪。

秦昊的脚步,不疾不徐,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力,仿佛有着山岳般的稳重。数万人的目光汇聚于他一人之身,却似乎并未对他产生丝毫的影响。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紧张与慌乱,反而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尽管他还未满二十,但那股沉稳的气质,却让人完全看不出他的年轻。

这一刻,他不仅仅是皇帝,更是这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随着仪式开始,文武百官原本悬着的心,也逐渐平复下来。新皇秦昊的表现稳重而有力,让他们对未来开始充满信心。

其他的纷扰与质疑,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因为秦昊的即位,已经如同旭日东升,势不可当。

在庄严肃穆的太庙前,秦昊静静地站在祭台前。他双手合十,闭目凝神,将先皇驾崩的悲痛消息以虔诚之心传达给列祖列宗。他的心中默念着祈愿国家昌盛、百姓安康的誓言。

随后,礼部官员按照惯例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焚香沐浴、借斋祝祷,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庄重而神圣。

祭文在礼部官员口中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虽然秦昊听得有些厌烦,但他知道这是必要的程序,不得不装模作样听完。

在这个过程中,秦昊的内心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洗礼。他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与使命,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新皇所要承担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祭拜仪式落下帷幕,秦昊再次登上了龙辇,缓缓驶向那巍峨庄严的皇宫。

穿过重重宫门,秦昊拾级而上,终于来到了太极殿前。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跨进了这座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大殿。

一踏入殿内,秦昊便径直走向那令人梦寐以求的龙椅。他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整个人瞬间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待秦昊坐定之后,文武百官才按照官阶高低,依次进入大殿。

满朝文武大臣站定后,立即跪伏在地,齐声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

秦昊并未让众人起身,他第一次坐在这上面,忽视了宝座周围的一切摆设,忽略了殿上的所有事物。

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任何具体的东西,而是一股气势,身体之中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在急速地膨胀。

他俯视着满朝文武大臣,感觉自己坐在这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光明正大、理所当然、不容置疑。

这种心情,非常宏伟,非常浩大,非常有气势。仿佛世间万物都在掌控之下,仿佛自己已不再是渺小的凡人,确实是天命之子!

直到这种震撼渐渐平息下来,秦昊才缓过神来,缓缓开口道:“平身。”

众人纷纷谢恩,大殿内顿时升起一片祥和气氛,仿佛所有人都被新皇的威严所感染,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开始纷纷向他行礼道贺。

整个过程中,秦昊始终保持着沉稳的姿态,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在满朝文武大臣的脸上一一扫过,仿佛能够洞穿一切虚伪与谎言。

等到满朝臣子的贺喜之声渐渐平息,秦昊微侧过头,对着身边的风老低声耳语了几句。

风老心领神会,他步伐沉稳地走到龙椅的一侧,身形一跃,宛若轻燕飞身而起,准确地从牌匾之后取下一件物品。

随后,他轻盈地落回地面,将那件被先皇秘密藏匿的物品小心翼翼地递到秦昊的手中。

秦昊的双手微微颤抖,他轻轻掀开那古朴的木盒盖子,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个黄色的卷轴,递给了身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双手接过卷轴,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与激动。

秦昊淡淡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先皇传位于朕,这是先皇留下的遗诏。”

秦昊的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是先皇的意志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延续。

“这份遗诏,由李震老将军、谢安、史明翰和王翦四位重臣共同见证,如今朕将它公之于众,昭告天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