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我有没有听错?

【原来,“明义夫人”封号,有这样的要求......】

【深明大义、明事理,堪称表率......】

【母后将封号赐予她,一旦 她的言行,不符合封号要求,就是对母后的大不敬?按照律例,轻则赐板子,重则赐死?】

【看她惜不惜命!】

【万一,她拒绝母后赏赐的封号呢?】

【什么?父皇、母后赏赐,没人敢拒绝?拒绝也是大不敬?】

【太好了!太好了!】

【给她这顶“高帽子”,就像无形囚笼,看她以后,还敢怎么耀武扬威?!】

妇人君宝珠这样解释,越发知晓皇后用心,赶紧磕头谢恩。

皇后让女近卫扶起妇人,妇人起身前,叩谢许诺:

“谢娘娘恩情,臣妇今后,定当听取教诲,支棱起来!

至于捐款,臣妇这就回娘家,坦承之前处境,臣妇愿意捐献一万金。

爹娘一定会同意的!”

皇后含笑点头,周围官眷和商妇,纷纷流露欣慰表情。

看着妇人离去的背影,君宝珠 煞有介事点评:

【幸好,还算拎得清!】

【否则,浪费母后唇舌,母后也未必帮她!】

皇后和端贵妃几人,心领神会,看向君宝珠的目光,掩饰不住的喜欢。

周围低声谈论,第五名妇人已经被带到了跟前。

也是位商人妇,愿意额外花费巨资,排在前面。tefu.org 柠檬小说网

妇人行礼后,皇后含笑问:

“你想问什么?”

君宝珠睁着大眼睛,目不转睛听着。

认真的模样,令官眷和商妇们也深受感染,不禁含笑。

“回禀娘娘,臣妇想要问的问题很简单......

臣妇想知道,最近臣妇被偷的十两银子,到底是不是臣妇的丈夫偷的?”

话音刚落,现场仿佛被定住一般,鸦雀无声。

稍缓后,有妇人们眼神流转,露出诧异。

最先听到的声音,依然是君宝珠的心声。

【什么?多少?】

【我有没有听错?十两银子?】

【她花一千金,到现场问母后,十两银子是不是丈夫偷的?】

【这到底是脑子不清醒,还是问拙劣的问题,实际来支持母后的?】

【如果只是为了出善款,干嘛问这个?直接弃权不就可以了?还节省大家的时间。】

【什么?不是?她是认真的?!】

【不是一千金,她还额外交了一千金,早来排队?】

【所以,她问的这个问题,对她很重要?】

听君宝珠这样说,周围原本偷笑的人,纷纷正色起来,认真等待详情。

系统根据她自报的信息,广泛搜索后,将有关情况告诉君宝珠。

【她婆家是京城有名富商?】

【家大业大,公公婆婆明事理,交给她掌家?】

【家里的生意,也靠她打点, 公账也给她管理?】

透露到这儿,丝毫没察觉周围异样的眼光。

这样的婆母,和前一位妇人,简直天壤之别。

偌大家产,竟然放心交给儿媳管理,还管钱管公账,不少妇人露出牙酸表情。

君宝珠心里,继续回忆系统刚透露的信息。

【公公婆婆将家业交给她打理,除了她精于计算反应快、有经商天赋,还有就是,她丈夫胸无大志、胆小懦弱、反应慢?】

【所以当初,公公婆婆就给儿子找了个互补的媳妇?看中对方品行、能力,不看家底?】

【她家普通商户出身,爹娘原本打鱼,在她的建议下,盘下店面,不再将新鲜打的鱼贱卖,而是直接卖到百姓手中?】

【虽然销售不如卖给商贩快 ,但好在利润高,她还帮忙杀鱼、按要求处理,从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慢慢积累出回头客。】

【鱼铺生意走上正轨,她交给弟弟打理,对了!弟弟只帮忙半年,因为,她在家里生意上去后,坚持送弟弟念书!】

【除了零售生意,她又联系酒楼、食店,给她们供鱼。】

【这些食店,都有固定供货商贩,不会轻易接受她家,更何况,她家只是小商小贩,万一鱼出了问题,会砸了店家数十年招牌。】

【但她告诉管事,无论什么时候要,都可以采买,不限数量。】

【因此,当酒楼、食店鲜鱼生意好,售空后,如果遇到老顾客,要求加菜......】

【只加几条鲜鱼,供货的商贩 未必肯跑一趟,即便跑,也会明里暗里提醒,让采买管事,今后弥补他们跑上一趟。】

【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店家 终于想起她家来,不仅送的鱼新鲜,甚至比供货的鱼贩成色更好。】

【也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十分懂事,会赠送一些小鱼小虾......】

【渐渐地,不少酒楼、食店也让她家送货。】

【给酒楼、食店的价格,比零售低许多,虽不至于亏本,但没赚多少。】

【为知名酒楼、食店供货的消息,渐渐传开,来她家卖鱼的人更多了。】

【也有些达官显贵、富裕家庭,开始从她家订货。】

【虽然是生意,但因为她为人诚心可靠,不少显贵家里的管事,与她渐渐熟络......】

【在她家生意蒸蒸日上,被其他收鱼商商贩为难时,有的管事得知,也暗中敲打惹事的商贩,她家的阻力越来越少。】

君宝珠恍然:

【所以,一开始给酒楼、食肆送货,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打开知名度,提升档次?】

【给显贵家送货,也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给自家商铺找到保命符?】

【真是人才啊!脑子清醒!】

【她家生意蒸蒸日上,爹娘后来不出去打鱼,用女儿经营赚的钱,买了几条船,请人打鱼?】

【鱼铺请人和她一起打理,弟弟耳濡目染,熟悉经营,还读书识字,现在在她婆家,帮忙管理部分生意?】

【当初选儿媳,她公公婆婆认真挑选几年,才相中她?】

【难怪这样信任,连小舅子也安排在自家管理生意。】

【既然如此,她为何为了区区十两银子,和丈夫多番争吵,如此 计较?】

【什么?她不是计较,而是她自打理自己生意至今,从无失手......】

【但少了十两银子,竟然还成了无头公案,令她陷入自我怀疑,深受打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