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新选组的军服和新装备到货!浅葱色羽织!【4200】

在中国明朝时期,肆虐东南沿海的倭寇虽很彪悍、残忍,但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P>

那便是他们并非正规军,终究只是一帮欺软怕硬的乌合之众,只晓得单打独斗,不懂结阵。</P>

戚继光便根据倭寇的这项弱点以及东海沿海地区的地形特点,创造出了“鸳鸯阵”。</P>

说白了,“鸳鸯阵”的恐怖之处,就一句话:以多打少,以长攻短。</P>

在“鸳鸯阵”的战术配置里,狼筅手和长枪手是绝对的主力。</P>

至于其他人员,盾牌手也好,刀手也罢,都只是打个辅助罢了。</P>

在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此乃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P>

莫说是冷兵器时代了,哪怕是在热兵器时代,武器的攻击范围也是越广越好。</P>

能打1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就是要比只能打100公里的火箭弹更牛逼、更有威慑力。</P>

设想一下吧:假如你是倭寇,在战场上遇见一个满编制的“鸳鸯阵”,将会是何等光景。</P>

直接正面强攻?</P>

你将会直接撞上狼筅手和长枪手的竹尖、枪头,以及盾牌手的大盾。</P>

展开迂回,攻击其侧翼或后方?</P>

姑且不论狼筅手和长枪手是否会让你如愿以偿地摸到人家的腚眼子。</P>

就算你真的成功绕后了,等待你的,也只会是刀手和镗钯手的围殴。</P>

对方不仅人数比你多,就连武器也比你更全面。长的、短的、攻击的、防御的,一应俱全。</P>

而你……手里的武器,只有一把打刀……</P>

这打刀吧,锋利归锋利,可在狼筅、长枪和盾牌的面前,根本就是一个弟弟。</P>

当然,在史实里,倭寇的武器装备肯定远不只有打刀。</P>

然而,“组织度不足,不懂结阵”的致命硬伤,使得他们即便是拥有再精良的武器装备,在碰上成体系作战的戚家军后,也只有被单方面虐杀的份儿。</P>

就这样,凭借着“鸳鸯阵”的强势,以及自己一手征练的戚家军,戚继光百战百胜。</P>

屡次创下“仅付出个位数的伤亡,甚至是零伤亡,就消灭了成百上千的倭寇”的恐怖战绩。</P>

虽然后人总将“鸳鸯阵”吹到天上去,将其捧成“中国古代战争史的至高杰作”云云。</P>

但实际上,便如前文所述的那般,“鸳鸯阵”的局限性非常大,只适用于地形不开阔的狭窄地带。</P>

此外,“鸳鸯阵”也就只能欺负一下弱小。</P>

若是在平坦开阔的大草原上,以“鸳鸯阵”来对付进退如风的蒙古兵,绝对是上多少兵就送多少颗脑袋。</P>

在开阔的平原作战,“结硬阵”才是真理。</P>

因此,当“倭寇之乱”被平定,戚家军被移镇蓟辽后,戚继光并未以“鸳鸯阵”对付蒙古兵。</P>

京都乃绝不可丢失的战略重地。</P>

它不仅是京畿地区的“心脏”,而且还有着不可估量的政治意义。</P>

只要占据了京都,就能够彻底掌控朝廷,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道义上的至高点。</P>

不论是哪一方势力,幕府也好、诸藩也罢,都不可能轻易放弃京都。</P>

为了抢夺京都,这座千年古都迟早会变为战场。</P>

为了守住京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青登势必要在京都的大街小巷,与各方势力展开血腥的拉锯。</P>

时下的日本,并没有什么“城市规划方案”。</P>

丰臣秀吉掌权的时候,倒是有对京都的城市布局做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改建。</P>

将京都划分成“洛中”、“洛外”的“御土居”,就是丰臣秀吉的手笔。</P>

随着江户时代的到来,京都的人口开始暴增。</P>

史无前例的太平安宁之世,使得京都的人口也变得空前未有起来。</P>

为了满足这庞大人口的日常生活需要,结构复杂、能够容纳上百人甚至好几百人的长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P>

【注·长屋:相邻的房子共用墙壁,彼此连成一排的建筑形式。一座长屋就是一个小型的社区,长屋的住民们往往共用一口水井、一间厕所】</P>

至于京都的街巷布局,更是越来越复杂。</P>

先不论那跟小迷宫似的长屋,光是那各式各样的、如蛛网般盘根错节的路地和辻子,就已让人眼花缭乱。</P>

【注·路地:只有1个出入口的巷道。】</P>

【注·辻子:有2个及以上的出入口,连接两条主路的小道。】</P>

其中不乏那种只能容纳2人并肩通行的羊肠鸟道。</P>

更有甚者,狭窄得在孤身走进去后,连转身都很困难。</P>

到处都是一夫当关的险要地形……在这样的情势里,很难动用人海战术。</P>

两军交锋时,敌方只要派出一员身手高超的猛将,堵住关键的要冲——比如巷口、长屋的大门——就能让百万大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P>

现在已经不是剑的时代了,并不需要顶盔掼甲的古典军队。</P>

去研究甲州流兵法、越后流兵法这样老掉牙的东西,完全是在浪费时间。</P>

让将士们去训练八卦阵、鹤翼阵等理应被扫进历史垃圾桶里的破烂玩意儿,更是毫无意义。</P>

只不过,保留一支擅舞刀剑的近战部队,还是挺有必要的。</P>

时下的枪支虽已称霸战场,但其射速仍很缓慢,精度也不够,打完一发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重新装弹,并不适用于作战节奏很快的巷战。</P>

更何况,在人口众多、宜居土地又极其稀少的日本,其城镇面貌基本都复杂得可怕。</P>

在那些窄巷密室里,连打刀都难以施展开来,这样就更不适合派火枪手来打巷战了。</P>

因此,考虑到现实需要以及日本当下的国情,打从一开始,青登就计划着建立四支各司其职、分别负责不同战场的部队。</P>

其一是负责巷战的近战部队,即现在的拔刀队。</P>

其二是在野战中拉开“排队枪毙”的阵势,向敌军倾泻暴雨一样的弹丸的火枪队。</P>

其三是“大炮开兮轰他娘”的火炮部队。</P>

火炮乃战场的“女武神”。</P>

即使是在21世纪,火炮依然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恐怖存在。</P>

不夸张的说,自15世纪以来,火炮数量的多寡、火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局的发展。</P>

所以,青登早就下定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搞出火炮队!</P>

最后,便是负责探查敌情、以及在野外追歼敌人的骑兵队。</P>

虽然刀剑落寞了,但是骑兵仍然在战场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