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文/乃兮

春喜不懂,小姐怎么就罪孽深重了。

她不懂的事太多,而小姐常说多看少问,身为侍女不能去问自家小姐“为什么”,便只说道:“怎么能怪小姐!”

春喜认真坚信:“天下人都犯了错,也轮不到小姐犯错。”

苏千轶见春喜如此盲目信任自己,扬起唇角:“知道了。”

连侍女丫头都对她这么上心,她没有办法做到当自己全然失忆,当自己没看见以前的事。总要解决崔仲仁,消去那些潜藏在下的危险。

她没法去前厅,不想去前厅,招招手示意春喜靠近:“你替我到前面去,找崔大人说两句话。”

崔仲仁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敢跑到太子身边,敢夜半到苏宅来见人。苏千轶不可能轻易让这人放弃两人之间的感情。

人总是这般。旁人越不想要他做,他偏生要去做。好似天下人都是他的敌人,浑然不知道他做的一些事,确实逾越规矩道德与律法。

“就说,谢崔大人专程过来一趟。”苏千轶想到娘亲柳夫人说的话,“好友徐小姐和郭小姐为了我的事走动。劳烦崔大人帮忙。”

春喜:“是。”

苏千轶思索:“崔大人是商户出身。他和太子走那么近,这回来苏宅站在了四皇子对立面。应该能在商户这事上帮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崔仲仁官太小,区区新晋探花郎,能起的作用不大,还不如她爹。但让崔仲仁去做这件事,不仅算帮她一把,更算帮太子一把。

最重要的目的是,有事可做,别再试图翻墙找她。

春喜问:“小姐要不要带话给太子殿下?”

苏千轶光听见“太子殿下”,就升起满满同情。

“太子殿下……”

苏千轶想不到自己和相敬如宾的太子能说点什么。

不熟。

她是传闻中所有人都默认的未来太子妃,到底至今还没皇帝和皇后认可。里面绕绕弯弯,春喜或许都品不出来。

苏千轶:“让太子殿下多多注意身体吧。”

不管她受不受伤,太子和四皇子必然会对上。太子看在她爹面上,必然也会对商户的事上心。不然今天不可能再次来到她家。

她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太子去做事。

苏千轶点点头:“就这样说。你去吧。”

春喜:“是!”

春喜得到吩咐,匆匆出房门。

苏千轶见人离开,安然躺回床上,幽幽长叹。她娘让她少操心少去想这些事。事实上,不想不行。性命要紧。

门口侍女看守小姐,并不看守春喜,自然不拦春喜。春喜在府上身份重,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前厅。

前厅的闹剧几近结束,四皇子认为他道歉足够,察觉太子没再压着他的意思,懒得多留:“我回宫里一趟。皇兄到时候记得和父皇好好解释这事。”

他甩袖离开,不再给太子面子。

商景明不再困人,任由四皇子离开。

他留下,带着崔仲仁和苏大人讨论关于上京这些商户的事:“光禄寺的账目不清,库房与账本对不上。现下不受父皇信任。四弟第一次办这种事,想法很多,思虑不周,免不了招些意外。刚我听崔大人说,真出现‘皇商’未必是好事。”

他像是发愁:“现在全天下的商人都知道朝廷需要找合适的商户采买。发了疯一样凑上来。但实际上,商户若在朝中没什么人脉,未必乐意来京城。光禄寺真要给商户钱时,给得不爽利。”

毕竟有些人贪了钱,又不能变出大笔钱给商户。

现在的问题其实是在“光禄寺”上,不是在商户上。到时候“皇商”上下没好处,惹出的事会更多。这回商户出事,反而遮掩了真正问题。

可光禄寺这事不归苏明达管。

太子和四皇子这事,苏明达本意不想插手。要不是苏千轶受伤,他或许这段时日只会在朝堂之上走个过场。户部每年要处理的事太多,光各种税和黄册统计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光禄寺。

商户一事,如今稍有不慎牵连颇大。太子俨然把苏明达当自己人,苏明达却委婉:“殿下。此事陛下交由四皇子处理。”

讨功劳是四皇子能讨,得罪人是四皇子去得罪。太子没必要蹚浑水。

商景明:“今日父皇刚让我管他处理这事。”

商景明对苏明达很敬重,拱手:“天下的事,总要有人去做。做不好的事,总要有人要去做好。越早处理好越好。不然埋下祸根,十年、二十年之后翻出来,只会更难做!苏大人身为户部尚书,应当很清楚。户部百年以来存留的事,要是当年处理好了,比现在处理简单得多。”

苏明达想起造册那些事,沉默片刻。

事是这样说。只是对大部分官员而言,几十年后的事,那是下一位官员要处理的,关他们又有什么事?他算是对朝中事务上心的一位,然光禄寺这事,显然不上心的官员更多。

于天下而言,于朝廷而言,太子这等已有未来明君之相。

苏明达对太子一样敬重:“殿下大善。”

两人再聊了些,崔仲仁身为新任官员,在旁插不上话,认真听着学着。这是他这等小官员的大机遇。不是谁都会在他面前讨论这等大事如何处理的。

春喜到达前厅,拿过伺候侍女的茶壶,亲自上前给人热茶。

苏明达正说正事,一见着斟茶的是春喜,愣怔,随即好笑:“你怎么不陪着你家小姐,到前头来了?她有什么事?”莫不是又为了太子?

春喜在苏千轶面前跳脱些,在老爷面前可不敢。

她规矩行礼,并转述小姐的话:“回老爷。小姐知道太子和崔大人前来,特意让我过来传两句话。”

现下没四皇子这等惹人嫌的,苏明达放松了些。他身子后仰,哈哈笑两声:“她虽记不得事了,性子照旧。成,你传。”

春喜行礼,先把给太子的话传了:“殿下,小姐让您多多注意身体。”

商景明刚说正事,神情多严肃。听春喜这话,想到苏千轶病弱下乖巧的模样,他柔和下回应:“她才该多注意身体。自己受了伤,还操心别人。可还有什么别的话?”

春喜视线看向崔大人:“还有对崔大人的话。”

商景明和苏明达两人稍怔,跟着看向崔仲仁。

崔仲仁心头大惊。

怎么苏小姐失忆了还知道他?

春喜转述:“谢崔大人专程过来一趟。好友徐小姐和郭小姐为了小姐的事走动,劳烦崔大人帮忙。”

前厅安静下来。在场一个未来可能成婚的太子,一个当爹的户部尚书,一个区区无关的七品官员。受伤的苏千轶竟是将事委托给无关人员?

崔仲仁这一刻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如坐针毡。户部尚书的疑惑,太子的微妙,如同实质,让他清楚想起自己写的那些个信件以及和苏小姐私下做的生意。

这些能说吗?不能啊!

他找了个理由向太子和苏大人解释:“我和郭小姐认识,想来苏小姐是希望我去帮郭小姐。”

商景明拿起刚斟了热水的茶杯:“是么?”他轻微吹了吹茶水,任由热气飘在前头,挡住他大部分面容。

这轻飘飘的“是么”,谁听都知道是不信。

商景明喝了一口茶,看向春喜:“苏小姐还说了什么?”

春喜回应:“小姐只说了这些。”

商景明轻笑一声:“看来崔大人深得苏小姐信任。”

别说崔仲仁,连苏明达都听出了笑声和话里带出的深意。

崔仲仁不知道苏小姐现在没了记忆,是怎么知道他,又怎么想到委托他干活的。可现在他发现太子是真的善妒!刚听太子和苏大人谈天,好不容易有的一点尊敬,在此刻迅速消散。

为什么苏小姐失忆了,宁可拜托他去做事,也不拜托太子和苏大人?

还不是因为这两人受身份所困,顾虑这顾虑那,指不定还不如他一个小官员果敢。苏大人不敢得罪四皇子和皇帝,太子敢得罪四皇子不敢得罪皇帝。

崔仲仁从未当过官,又是书院最拔尖的几位之一。他向来有文子的傲气,哪怕平日里大多时候能屈能伸,真有事,也敢谏言。

他替苏小姐憋屈:“苏小姐醒来到现在,总共没听过几个人名字。崔某不知道为什么苏小姐会这么说。可能是觉得殿下和苏大人太忙,怕顾不上她的小事。”

他一向会说好听话,自然也擅长阴阳怪气。

崔仲仁低下声叹气:“不像崔某,初入京城,横冲直撞。刚刚为官,巧合,空闲得很。”

商景明对上崔仲仁。

他知道崔仲仁是初为官,所以低调。实际上这人骨子里猖狂得很。上辈子在翰林院为官不过半年,洋洋洒洒写了篇文章辱骂翰林院几个倚老卖老的官员。

随后他被以朝廷身份下放走商。没想两年之后,他靠着一张嘴皮子带回一堆银子珍宝和几个银矿开挖的消息,解决朝廷国库赈灾燃眉之急。

他们曾经不怎么接触,没想到这辈子一接触是这样。

崔仲仁说两句不够,继续阴阳怪气叹大气:“这谁能想到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