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相见

六皇子的决定暂时还无人知晓,午后的皇宫和往日一样死寂。

这段时间事情频出,元庆帝也一直抱恙,宫里的气氛格外沉重,宫女太监们走路都是垂着头,步伐很快。

似乎多在外头晃荡一会儿就会惹祸上身似的。

张尚书和周蕴一前一后由小太监领着往御书房去。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元庆帝剧烈的咳嗽声,并伴随着书册之类的东西扔到地上的声音。

张尚书心里紧了紧。

这是恰好碰上皇上心情不好了?

想到这些,他余光落在周蕴身上,不由的生出几分同情来。

如果元庆帝真是心情不好,那五皇子少不得被迁怒了。

周蕴心里何尝没有同样的担忧,只是面前不显,依旧一派风轻云淡,沉得住气的样子,到更叫人高看一眼。

“本官奉命入宫面圣,不知这会儿?”

张明科对着守在外头的二把手福喜低声道。

福喜面上闪过一丝难色,但还是颔首。

“大人稍等,待奴才进去通传一声。”

“多谢公公。”张明科拱手。

进去之前,福喜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周蕴,眼中似有同情之色。

是了,周蕴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干干净净,几乎没出过什么差错,没捅过篓子,忽然就被扣上谋逆的罪名,怎么不叫人叹息呢。

屋内。

梁进忠大气不敢喘,也不知愉贵妃呈上来的折子里究竟写了什么,竟把皇上气成这样。

正收拾着元庆帝扔掉的折子,就听见门口细微的响动,侧头便见福喜对着他颔首。

梁进忠皱了皱眉,放下折子后,往门口去。

两人耳语几句后又折返,对着元庆帝恭敬道,“皇上,刑部尚书张明科大人到了。”

彼时元庆帝正气的头脑发昏,好不容易缓过来的身体,此刻又有些抑制不住的发颤。

想起愉贵妃折子里写下的孙氏的供词,又想到门外站着的,‘意图谋逆’的周蕴。

一股血气直涌心口,元庆帝的脸上浮现不正常的涨红,嘴唇却有些发紫。

“皇上您喝口茶,要不要先叫太医来瞧瞧,奴才看您的脸色不太好啊!”

梁进忠忙倒了杯茶递过来,满眼担忧。

梁进忠忙倒了杯茶递过来,满眼担忧。

元庆帝喝了一口,低咳一声,“不必,先让他们进来见朕。”

人就是这样,越到气恼的时候就越偏执。

梁进忠不敢违拗,忙退出门外。

张明科和周蕴已经等了一会儿了,见他出来,才上前。

“五殿下,张大人。”梁进忠拱手,“皇上这会儿正在气头上,身子不大舒服,待会儿二位说话一定要小心些。”

虽然不能劝元庆帝不见人,但能劝被召见的人老实点。

二人眼神沉了沉,都颔首,而后才被领了进去。

元庆帝坐在书案面,身体有些歪斜,手里正捏着一串檀木佛珠。

周蕴和张尚书一道行礼后,便静静垂手站着,听候问审。

“老五,你可知罪。”

一道浑浊的目光落在周蕴身上,伴随着元庆帝苍老嘶哑的声音想起。

多日的咳嗽坏了他的嗓子,元庆帝如今说话沙哑难听,像破了的笛子。

周蕴眼底闪过冷色,旋即挺直脊背。

“儿臣无罪,谋逆一说纯属构陷栽赃。”

“人证物证具在,你还说是栽赃。”元庆帝面露恼色,“若是栽赃,那耶律克为何不站出来说话,你当朕是傻子吗?!”

换做平时,周蕴一定不会直接顶撞,但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分毫不让的对上了元庆帝的眼睛。

“大理和北迟勾结,魏氏和老六的关系父皇心中清楚,六弟的野心父皇也清楚,还需要来问儿臣吗?”

“儿臣的私印,几乎从不离人,从不假于他人之手,父皇当然不容儿臣辩驳就直接把儿臣关入大牢,要是儿臣有谋逆之心,此刻早反多时!”

元庆帝没想到周蕴会如此激烈反驳,一时怒气又升腾直上。

“你!”

“儿臣素来敬重父皇,无论父皇曾对儿臣不闻不问,丢在林家,也不计较父皇多年偏心,漠视于我,可而今我才明白,在父皇心里,恐怕从未认可我这个儿子,父皇恐怕早忘记我的母妃长什么样子了!”

周蕴像是多年积压的恼恨全涌出来似的,不顾一切的冲着元庆帝高声质问。

一旁的张尚书都看愣住了。

五皇子平素从未这般失态冲动,今日难道是觉得自己即将被扣下罪名,所以不管不顾了吗?

只容不得他多想,又听周蕴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