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朝臣们一番商讨后,觉得晋朝于大理而言是大国,应当由他们嫁女儿过来,而非晋朝送一位公主去和亲。

凭一个女子就能换来举国安定,自然是轻松买卖,元庆帝也乐意。

于是定下主意后,便给大理的国君送去了国书。

至于公主来了会嫁给谁,这就是另外操心的事情了,暂且不定。

周蕴冷眼瞧着龙椅上干瘦的如枯木一般的元庆帝,默默敛住了眸中的冷光。

在他的心里,如今大晋的国力并不差,元庆帝却如此畏手畏脚没有气魄,竟觉得和北迟一样去求娶大理公主是上上策,实在是丢人。

两国都求娶,倒是把大理给捧起来了。

只是这话周蕴不能说出来,毕竟如今掌权的还是元庆帝,但他心里也意识到,大晋不能再交由元庆帝这样统治下去了。

他年岁大了,大晋却还需要强盛的发展,元庆帝已经不适合掌权了。

而周蕴若想更接近权利中心,必须得让自己更进一步才行。

如今已然成婚,也到了该封爵的时候了。

成了王爷,与光头皇子想必,还是有差别的。

但不管怎么样,眼下掌权的元庆帝已经做出了决断,那就暂且先等大理的回信再说。

回了府里,周蕴想都没想,径直就去了正院。huye.org 红尘小说网

自打上回在马车里亲昵之后,两人的关系似乎更亲密了些,如今周蕴只要进后院就来姜蕊这里。

其他女人想要见一见他,只能是偶尔请安的时候,周蕴恰好在正院,才能见上一面。

孝期内又不敢去争宠勾搭人,把一众妾室给酸的不行。

更何况周蕴都是自己来正院的,也没有她们说嘴之处。

总之是只能眼睁睁的瞧着殿下在前院和正院之间来回走动,谁也挨不着边儿。

今日周蕴下朝的晚,来的时候已经快到用午膳的时辰了。

人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头姜蕊正和丫头们说话。

“昨天炖的那个鸽子汤不错,瞧殿下应当是喜欢的,今儿叫厨房再接着上吧。”

“皇妃记挂着殿下呢,爱吃什么都晓得。”落葵笑着打趣。

姜蕊便嗔她一眼,“嘴坏的很。”

关心自然是有的,但更多觉得是责任,身为妻子,应当照顾好丈夫的责任感。

当然了,这话就没说出来。

也是这会子,周蕴就已经进屋了。

边走就便吩咐道,“那一道樱桃肉也让膳房做来,皇妃爱吃的。”

“殿下回来了。”姜蕊听见声音便站起身来。

还没行礼,就见周蕴已经摆了手,索性就没拘着了,折身给倒了杯茶递过去。

丹偌和落葵瞧着二人已经逐渐熟悉的互动,相视一笑,便都默默的退下了。

周蕴接过茶盏喝了一半,才坐了下来。

“一上午都在府里做什么呢。”

“左不过是看看账簿,打理些府中的庶务,再闲下来就看书了。”姜蕊也坐下,抬手指了指里侧靠墙的架子,“殿下去岁搬来的两箱书,都看了许多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就见那边整齐的摆了一排。

箱子里的是还没拿出来看的,架子上的是已经看完了的。

箱子里的是还没拿出来看的,架子上的是已经看完了的。

瞧着那数量,就知道姜蕊没说假话,她是真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看书上了。

虽说读书是好事,但整日都闷在屋里也不太行。

尤其是姜蕊身子弱,周蕴觉得,还是得想法子让她出去走动走动才是。

不过他朝政事务繁忙,怕是没时间陪着一道,这样的重任,还是交给林毓姝比较合适。

这样想着,周蕴便决定待会儿让陈奉去林家传个话。

“殿下怎么了,似乎有心事呢。”姜蕊瞧他半晌没接话,便轻声问了一句。

周蕴收回思绪,“没什么,都是些朝政上的事。”

心里在想怎么哄着小皇妃出去放风,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说出来呢,所以朝政真是最好的借口了。

他表现的自然,姜蕊也没看出什么端倪,便只开玩笑似的道。

“那臣妾就没法子替殿下分忧了。”

不过她这一说,倒是让周蕴想起之前姜蕊也提出过不错的意见。

眼神闪了闪,便就道,“回了府中,便是你我夫妻之间的家常闲话,皇妃说几句也是无妨的。”

这就是要讲给她知道的意思了。

“如此,臣妾愿意陪殿下说上两句。”姜蕊十分聪明的眨了眨眼。

狡黠的样子,让周蕴不自觉的扬了扬唇角。

随后便把联姻的事情说了。

姜蕊听后,果然和周蕴是一个看法。

“臣妾听闻,先帝在世时,都是这两国求娶咱们大晋的公主,或是主动把她们的公主送来,如今皇上和北迟一同求娶大理的公主,是不是。。。太自降身份了些。”

“父皇年纪大了,只想安稳度日。”周蕴眸色暗了暗。

姜蕊略略思索后便道,“可是求娶大理的公主未必就能安稳,若大理国君是个胃口大的,未必不会两边都握在手里。”

如今大理就是中立的那一个,两边都想拉拢,他自然可以摆架子。

显然周蕴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想到的又更多些。

“若是大理想嫁出两位公主,一边一位也就罢了,倘若是要求娶我朝的公主,怕是就不大好办了。”

元庆帝膝下只有七公主一个女儿,虽说元庆帝是防贼一般的防着几个儿子,但对这个于他皇位而言毫无威胁的女儿却是疼爱的。

况且,就是因为不想下嫁公主,才说要求娶大理的公主,所以把七公主嫁过去,元庆帝是舍不得的。

但元庆帝当年登基时把自己的兄弟都赶尽杀绝了,偌大的宗室里,如今根本没有适龄的女子可以送出去。

周蕴稍稍提起,姜蕊便也很快的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变了变脸色。

“殿下的意思是,担心真的到了那一步,皇上会从朝臣的女儿中选一个封为公主嫁到大理去?”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

可大理那样偏僻遥远,一个孤女嫁过去,哪怕是做太子妃,也不见得能风光,倘若手腕心计不够,怕是只会生不如死。

先帝时候就曾有一位公主嫁去了北迟,也是做太子妃。

但是嫁去不到三年就殁了,那位还不是随便封的公主,而是正经的皇女,元庆帝的一位姐姐。

真公主尚且如此,不要提臣子之女册封的假公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