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江宁是‘六代豪华’‘十朝京畿’之要地,曾有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美誉,可见其繁华。

顺治一年,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辖江宁上元等县,境内不仅有大大小小的山丘,还有两大水系,一为秦淮河,一为长江,秦淮河纵贯南北,成为一名景。

胤祈从船舱内出来便迫不及待的站在皇阿玛身后等好,他对陆地可是向往已久。

一路到江宁也有可以下船修整的时候,但是那时候的皇阿玛都是在和各地官员讨论正事。

他既不能和哥哥们一样坐在那听着,又不能独自出去玩耍,自然无聊。

南巡带的人并不算多,专职护卫康熙的那些侍卫是不能动的,顶多能拨出几个给胤祈。

他自己倒是胆子大,不觉得会有危险,但是四哥可不允许他这样干。

康熙忙着处理政事,还没腾出手来,恰好老四愿意接手,他便将小儿子的事情甩给四儿子,物尽其用。

还真别说,胤祈不怕额娘,对着皇阿玛虽然偶尔老实,但是根本不害怕。

唯独几个厉害的姐姐的能叫他安分,哥哥里面唯一叫他发怵的也就是四哥了。

太子一哥虽然也教育他,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很纵容的,撒娇卖乖总能糊弄过去。

而四哥就不同了,若说在传统印象里,似乎四哥待他才是真正的严父模样。xizu.org 柚子小说网

胤祈对着四哥会^_^嘿嘿笑着说好话,还是因为他是个敏锐能感知到情绪的,自然明白四哥虽然看着严,但是心里是为了他好。

所以即使他想耍无赖,也不好意思,更何况四哥待他极好。

胤禛心思也细,知道胤祈不大喜欢吃带腥味的鱼类,特意把自己那份里面的一些鸡鸭羊肉拨出来给他送来。

胤祈吃着四哥送的肉,吃人嘴短还感受到哥哥的爱,那里还敢犯浑呢,只能是乖巧听话了。

康熙这次只是带了四个皇子,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十四阿哥胤祯自愿跟着八哥走。

胤祈又被康熙交代给了老四,一人带一个也是公平的很。

好不容易到了江宁,总算是能够回到陆地上了,胤祈的兴奋不言而喻。

他站在皇阿玛身后,努力板着小脸,展示出皇子的气势,但是圆溜溜的大眼睛已经暴露了他的全部情绪。

他现在只想出去赶紧踩上江宁的土地,然后大吃一顿!快活的跑一跑马!

过来接驾的官员,领头的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看着清瘦,自带斯文之气,说话间同康熙也是十足的亲近。

胤祈落在后面瞧着,有些好奇,他便对着身边的十四哥问道;“十四哥,那个是谁啊?”

一路走来见了不少官员,能够跟皇阿玛叙家常的可没有几个,更别提皇阿玛还关心了一下他家的老太太。

胤祯惊讶的看了一眼弟弟,竟然这个都不知道,他还以为总会有人告诉小十五的。

胤祯正好也没人过

来跟他寒暄,他懒散的搂着弟弟的肩膀,低声给胤祈解释道:“那个就是曹寅了,你应当听过的,他家老太太是咱们老爷子的奶嬷嬷。”

胤祈又瞧了一眼,看到皇阿玛亲自拉着太尬手臂说话,很是亲热的样子,他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曹寅啊。”

曹寅是满洲正白旗的包衣,年幼时候由名士周亮工教诲,年纪稍长就进宫做伴读,侍奉康熙念书。

仕途一路顺利,先是侍卫,后来又是广储司的郎中,康熙二十一年任苏州织造,次年又任江宁织造,康熙二十二年兼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江南最有油水的二个地方且权力最大的二个衙门,织造、盐政、漕运,曹寅一手抓了。

这还不叫宠信,恐怕也没有人敢说受皇上爱重了。

胤祈对这个人的印象停留在一缸小鱼上。

他书房里有个白玉鱼缸,内侧绘了几尾小鱼,很是可爱的样子,四角上均有精致的动物雕刻,他里面只是放了清水就足够好看。

听嬷嬷说那个鱼缸就是江南的曹家送来的,曹寅任两淮盐漕监察御史的第一年正好是胤祈出生,前后不过二个月。

曹寅听到京里面传来的消息,紧赶慢赶找了手艺精湛的匠人打造了这白玉鱼缸送进宫去,贺十五阿哥之喜。

那鱼缸一瞧便是有童趣的,佟贵妃叫奴才收着等到胤祈能用了便找出来放在书房。

念书念累了,还能看看小鱼休息一下眼睛。

那时候的佟贵妃万万想不到,胤祈的真实情况是看小鱼看烦了再去念书。

胤祈一回想起来还觉得曹寅这个人怪熟悉的,他抬头看看十四哥,“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呢,我书房里有个鱼缸就是他送的。”

胤祯剑眉一挑,他垂眸看向弟弟笑呵呵的脸蛋,眼皮微微遮住瞳孔,显露几分锋利,“恐怕不是曹大人,而是曹家。”

“嗯?”胤祈有些不解。

他看到十四哥漏出不屑的神情,又对着他解释道:“有几家惯来爱送礼,皇子中少有没有他家礼的。”

曹家在江南经营,但是毕竟京城才是政治中心,少不得时时打探消息,皇子们逢大事,成婚封爵等时候,都能收到江南几家的礼物。

有人不屑,有人顾及可能要回礼,有收下的也有退回去的。

退回去的曹家也就知道,不再送礼,顶多是封爵这种大事,别人家都送贺礼的时候,他们才跟着送。

胤祯成婚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件事,他刚刚开府出去,又没有爵位,府邸也不大,都是十四福晋在打理。

十四福晋年纪还轻,刚嫁人就要执掌一府,成婚两月后才理清那些贺礼,然后就发现了几户江南人家的贺礼。

她心中不解,自家十四爷母族亲戚中没有江南的人家啊,且也没出去办过差,这贺礼如何记挡也是个问题,日后要不要回礼更是个麻烦。

胤祯知道后也是有些蒙,还是八哥提点才明白过来。

曹家等就是左右逢源,

若是能搭上关系正好,被拒绝了也不亏什么。

胤祯本也不当回事,也不是什么贵重礼物,也就是因为从江南大老远送过来才显得有心意。

叫他恼火的是,他偶然发现八哥那里收到的节礼更加贵重。

恼火却不是对着八哥,只是厌烦曹家看人下菜碟。

他自是没想过他半点回应没有,曹家自然也就放弃他这条关系。

而八阿哥收到礼物开始就有心写了信件,又回了礼物回去给曹家的老太太,一来一去自然就有联系了。

关系也是分个亲疏远近,怎么曹家也是一方大员,不至于非要讨好十四这个光头阿哥,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到处撒。

不过胤祯可不会说出来心中不喜,毕竟八哥同他们关系不错,他也不好耍性子。

胤祈只是听到十四哥似乎不大喜欢曹家,其余内情是一概不知的。

前头皇阿玛和曹寅还在说话,胤祈看的思维都发散了……

话说曹家老太太是皇阿玛的奶嬷嬷,是不是就是和他的索嬷嬷一样呢……

皇室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普通人家。

皇阿玛先是皇上,是君主,额娘变相成为了父亲的姿态,至于母亲则是从小照顾的奶嬷嬷。

更何况大清还有个不近人情的规定,既换子抚养,大阿哥胤禔和二阿哥胤祉都是在宫外大臣家抚养。

少数生育了多个儿子的妃嫔才有机会亲自抚养儿子,即使是佟贵妃也只是能养胤祈到六岁,紧接着就得送去阿哥所。

皇子们和自己的奶嬷嬷都是十分亲近的。

胤祈也是如此,他虽然很爱额娘,但是他心里也会惦记着索嬷嬷。

皇子身边的哈哈珠子实际上是不做限制数量的,如果索嬷嬷有个儿子也是能送来给胤祈当哈哈珠子的。

但是索嬷嬷只有两个亲生的女儿,家中的那二个儿子都是她家那位的庶子,她自然不乐意提拔不亲近的庶子,反正十五阿哥是个待人和善的孩子,又念感情。

与其指望没见过几次的庶子,还不如指望他们家十五阿哥呢。

巧合的是,曹寅也是庶子,他并不是曹老太太的亲生儿子。

或许里面有曹老太太的一份原因在,但是本质上也是因为康熙知道曹寅这个人是个人才。

曹寅凭借幼年被大儒教导的经历,加上自身就十分有才华,他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是很好的。

他对待那些不愿意出仕的前朝遗老,也是十分用心维护关系。

毕竟康熙的拉拢并不是真的朝廷缺这些人做官,每年落榜的人数不胜数,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只是江南文人手里握着笔杆子,不然什么时候写上一些书籍,造成不好的影响,再一个便是防止他们站到别人那头。

康熙对曹寅的满意不言而喻,因为他真的干的非常好!

到了如今,康熙已经不是因为对奶嬷嬷的感情而关注曹寅,而是因为对曹寅的

看重而愈发关心曹老太太了。

等到君臣终于叙话结束,众人下船移步江宁织造署。

胤祈站在船上,脚下是软乎乎的触感,他一屈腿,砰!

“完美落地!”

看着一步跳到岸上的弟弟,胤祯低头看看空荡荡的手心,他头皮发麻。

一转头果然对上四哥犀利的眼神,赶紧避开躲到八哥身后。

“真不怪我!他跑的太快了!”

坐久了船,一上岸还真些晕乎乎的不适感觉,总觉得脚下轻飘飘的。

还好曹寅准备了马匹,胤祈上去骑了几步,就适应多,嘴上还得叨咕几句:“红玉妹妹别怪我,我就骑一下,绝对不带回去。”

曹寅正好过来送康熙上马车,他站在车边刚好正好听见胤祈嘴里的嘀咕。

他好奇道:“红玉是?”

康熙无奈的笑笑,“是他从小养着那匹马,当成个姑娘家一样养着。”

曹寅也跟着笑笑,心里给自己提个醒,皇上竟然能记得十五阿哥的马匹的名字,可见平时就关注颇多。

就拿他自己来说吧,别说儿子马匹的名字了,他连儿子最近学什么都想不起来。

他眸光一闪,嘴里调侃道:“早就听说十五阿哥骑射极好,果然是有独家秘方的。”

这夸赞深得康熙的心,更何况说话的还是他的爱臣曹寅,心情更加愉悦。

胤禩也跟着凑趣道:“咱们小十五养的仔细,听说奴才们都叫红玉格格呢!”

胤禩长的一幅好相貌,人又温文尔雅的样子,玩笑的又是皇上喜欢听的事。

康熙一笑,官员们也跟着笑起来,一派君臣和谐。

唯有胤祈耳朵灵,听到这群人在笑自己,不乐意的一扭头,他们怎么懂得他和红玉的感情,哼!

御驾一路往江宁织造署去,这是康熙南巡在江宁的下榻之地。

织造署是官府衙门,但是大家都说是曹家接驾,连康熙自己想要把小十五先放到这也是说送到曹家住。

从秦汉时开始,到地方的官员都是居住衙门的,整个官府衙门除去办公的地方另一部分是官员的家眷,所以称官宅。

江宁织造署既是衙门,也是曹家所居之地。

下榻织造署自然是不可能住在前头办公的地方,都是住在曹家私宅。

一早曹寅便打理好地点,将皇上和四位皇子的居住之地安排好,其中胤祈的院子比哥哥们的都大。

因为康熙是打算在江宁停留半月后去别的地方,因为不再是水路,条件相对艰苦,他害怕小十五跟着奔波生病。

别以为身体健壮就可以肆无忌惮,康熙也有早夭的皇子出生后身体健壮,意外生病后迟迟不能痊愈,最后人便去了。

即使康熙心里认为胤祈来历不凡,也不会去冒这个险,毕竟这传说中也有仙人下凡历劫的。

曹寅得了吩咐自然知道十五阿哥在江宁住的更久些,便早就吩咐好挑个大院子给

十五阿哥。

胤禛等人也知道皇阿玛的打算,也没对曹家安排院子的差异而疑惑。

倒是胤禩细细问了曹家的人,叫他们多安排些人过去伺候。

曹笑的和煦只是拱手,“八爷放心吧,十五爷那里必定伺候的妥帖。”

胤禩亲自托了曹寅的手,“大人多礼了,何必如此,咱们也不是陌生人。”

“八爷说笑,再如何也是主子,奴才还是得守着礼呢。”

曹寅不动声色打量着这位八阿哥,心中思量不为外人道也,最后开口告辞:“皇上要亲自去后院探望奴才母亲,奴才先去准备,就不多陪八爷了。”

胤禩表情不变,“那大人先去忙吧,我就不打扰了。”

康熙顾念乳母的情谊,便主动提出要去看望老太太,而不是等着老太太过来给他请安。

毕竟老太太年纪大了,可别折腾到。

康熙今年已经是五十一了,他的乳母也是七十有二,这般岁数的老太太还是安生歇着吧。

曹寅还打算按照常规由曹家家眷在后院门口等候,等待皇上驾临,再迎接叩首。

可是康熙叫梁九功过去传话,不必折腾老太太了,叫曹老太太在屋里等着就是了。

其余曹家人却没有这般的殊荣的,都是按照品大妆的在门口等候。

可尽管再累,每个人脸上都放着光,这是曹家的荣耀!

胤祈本来从船上换到陆地,还有些不适应,起床后仍然有些不大舒服,觉得有些晕乎。

但是他是个实心眼的孩子,每日必须练武,所以仍然坚持着打了两套拳,地方不够没法射箭就叫了侍卫过来过两手。

他梳洗之后才去皇阿玛院子里吃早饭。

康熙见他脖颈上带着湿润就知道他早上仍然保持了练武的习惯。

“可是早起打拳了?”

胤祈点点头,随手拿了一个鸡丝卷扔进嘴巴里,有点甜不太喜欢,又换了一个别的尝一尝。

他一边吃着一边说话:“早上还有些晕乎,打了两套拳之后就好了。”

康熙笑的慈爱看着儿子吃饭,心里对胤祈的自律十分引以为傲,小小年纪就能坚持住可是不容易。

他夸了两句胤祈后还是道:“等会还是叫太医瞧瞧,可别是水土不服。”

胤祈笑嘻嘻不在意:“要说水土不服该是四哥才是,他昨天居然睡不着觉,大半夜念叨诗词,可巧被我听见了。”

四哥那几句诗啊,可是叫他差点做噩梦,早知道就不要和四哥院子挨着了。

康熙一愣,也明白过来,他摇摇头,“老四的长处就是知道努力。”

不过努力再多也得看天赋,在诗词文章上面,老八是比老四强的。

前一半路程,巡视河流更多,胤禛凭借仅有的经验和他扎实的基础被康熙看重,更被沿路的大臣看到了能力,很是敬服这位四贝勒。

但是到了江宁,更需要和江南文人联系的时候,胤

禛就弱了不少。

大放异彩的成了天资更加出众的胤禩,他说话轻缓,笑容也带着暖意,同人交往叫人不由自主的亲近。

康熙自然也将这些看在眼里。

用过早饭便过去问候曹家老太太,胤祈不认得这人,但是思及他自己对索嬷嬷的感情,再代入一下,他就能理解皇阿玛的好态度了。

曹家的男人们在门口等着,女眷们则是在后面请个安,一会儿能进屋子的也就只有曹寅的妻子了。

胤祈只能看到乌泱泱一群的人,男人们都是各色的官服,黑乎乎一片,女子们那处都是一张大白脸上有个眉毛眼睛,别的也瞧不出什么。

胤禛和胤禩已经出去办差了,只有胤祯还在。

他一低头看到弟弟踮脚呢,干脆俯下身抱起来,叫胤祈能够看的清楚。

所谓居高临下就是这样了,胤祈虽然身量不矮,但是到底就是还是个小孩,人一多视野就受到限制。

还好十四哥仗义出手,他才得以拓宽视野,一拍十四哥肩膀,“谢谢哥哥。”

胤祯啧了一声,“哎呦,谢谢哥哥~你还能说出这么软乎的话呢?”

胤祈哼了一声不理他。

好在进了屋子人就少了很多,仅留下亲近的家眷。

曹家老太太头发全白,一派富贵老太太的样子,笑容和蔼,十足的亲人,叫人望之柔软。

她先遵从礼仪的跪下平请安,康熙连忙伸手拦着,胤祈也随着十四哥一起上前扶起老太太。

胤祯看眼色极快,他又赶紧扶着老太太坐下,果然康熙满意。

“嬷嬷别多礼,朕就是过来瞧瞧你,可不想折腾的你不舒坦。”

曹老太太含着眼泪道:“那里会不舒坦,能看到皇上奴才就浑身都舒坦了。”

一方面是真心,毕竟小时候带着的孩子,整日哭了哄着饿了喂奶,闹觉的时候背着哄。

曹老太太即使是包衣奴才,那也是家里当小官的,用不着自己照看孩子,所有带孩子的经历都在康熙身上了,自然感情最深。

另一方面也是表演出来的,皇上惦记她,她就不能让皇上失望,也得惦记着皇上,这才符合皇上的心里期待。

曹老太太细细问候康熙,康熙也问询老太太的情况。

胤祈就在旁听着,不时跟着点头,其实话语根本没进脑子。

突然脑袋一清,听见一句“多照看小十五。”

他瞪大眼睛,怎么了?谁叫他?

康熙一瞧就知道,这小子神游天外,根本没听见他说什么,对着曹老太太一抬下巴,“瞧这小子,尽是被他皇祖母惯坏了,在朕面前也是一副不知事的样子。”

胤祈对着十四哥一耸肩膀,看吧,皇阿玛还惯会推卸责任的。

胤祯心里翻了个白眼,佟贵妃就抱怨皇上惯坏了小十五,皇阿玛就能抱怨皇祖母惯小十五。

一个推一个,谁都知道康熙宠小儿子。

就听这口气也明白,人家康熙只是嘴上客气一下,其实心里觉得自己的崽非常棒呢!

曹老太太可是个精明人物,自然听出来了,笑着奉承道:“十五阿哥天资卓越,骑射念书都好,这般人物被捧着才是应当的,皇上实在是谦虚过头了,叫别人听见恐怕都嫉妒皇上有这样的孩子呢!”

康熙笑着点点头,却又摆手:“嬷嬷可别捧他了,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曹老太太会做人,在康熙话题转移到胤祯身上时候,也依然换了话头继续夸赞。

胤祯一听还有点尴尬,刚才皇阿玛夸小十五,他心里还有点失落,但是轮到自己实在是受不住这种当面夸赞。

他一把拉过弟弟,连忙说:“还是夸小十五吧!我这受不住。”

满屋人一愣,随即笑声传开,康熙更是笑的拍掌。

最后说了几句康熙便亲切道:“小十五还要在这儿多住些时候,等朕返京再接他一起。”

“小时侯嬷嬷照看我,如今也托嬷嬷照看小十五几日。”

曹老太太哎呦好几声,又连声说好,“这是奴才的荣幸啊。”

康熙道:“也多给他熏陶一下诗词氛围,也好叫他好生念书。”

胤祈不大服气,他觉得自己诗词还是很有水准的,他师傅可是李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