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康熙还对事态的发展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有些跟不上如今年轻人的思想了。

好在他收到太子的回信,连续十几页的保成震惊体成功安抚到了老父亲这颗震动的心。

原来不是他土包子,是胤祈活得的太时髦!

康熙虽到江宁但是并不是一直停留在这里,南巡还有几处地方没去,也正是该准备换地方巡视的时候了。

而胤祈因为年纪小,康熙担忧他舟车劳顿会容易生病,便安排他继续在曹家住着。

御驾一动,其余三位皇子自然也得跟着离开办差,但是不过半月后他们会再次回到江宁,接上胤祈一同返京。

送别前,胤祈满脸高兴,也不觉得不舍,毕竟最多半个月就能再次见到皇阿玛和哥哥们了。

反倒是康熙依依不舍的拉着小儿子的手,胤祈一脸安抚的拍拍皇阿玛的手,很稳重的样子,“皇阿玛别难过,马上不就能见面了,实在是想念我了,还可以给我写信啊。”

一听到他如此成熟稳重的发言,康熙立刻闭嘴就收了不舍的样子。

继续叫这小子发现舍不得他,恐怕之后几年都少不了被这小子叨咕。

什么,皇阿玛你以前很爱我的,你不是舍不得我吗?xizu.org 柚子小说网

光是想到这里,康熙脑袋里都是嗡嗡的,他连忙道:“好了,皇阿玛这就出发了,你在江宁安分一点,不要闹腾,多去看看你那些师傅。”

他顿了一下,一看小孩亮晶晶眼睛就觉得心软成一片。

胤祈有个极端犯规的地方,他年纪渐长,逐渐显露出眼睛的形状,微微下垂的狗狗眼,看起来无辜极了。

属实是他主动挑衅,别人都会以为是他忍无可忍才会出手,看着就是个好人样子。

康熙摸摸他脑袋,又叮嘱道:“不过要是有人叫你不舒坦了,也尽管收拾,拿不住的问题过去问宋荦或是曹寅,总能得到答案。”

胤祈听着皇阿玛的叮嘱,他乖巧的窝在怀里玩着手指,时不时还要跟着点头。

看的一旁的十四阿哥胤桢呲牙咧嘴,都有些牙酸。

父子俩的对话已经转移到昨日吃的什么,胤祈还说喜欢昨日的肘子味道很好,但是那道虾仁有点怪怪的。

虽然胤祯听到过多次,但是每次听见十五弟事无巨细的告诉皇阿玛细节,他还是觉得头皮发麻。

同为被皇帝宠爱的儿子,胤祯同胤祈一样,也对康熙十分亲近,但是这种亲近是皇子对待皇父。

要是需要他如同小十五那样,连一颗纽扣的小事情也告诉皇阿玛……

他打个寒颤,想想都觉得别扭!

胤禩站在一旁同不少人说话,他身边的热闹对比出了四阿哥胤禛身边的冷落。

胤禩笑的眉眼温柔,他说起话来叫人如沐春风。

他在文人中名声极好,并且有李光地的牵线搭桥,很多人都愿意同这位素来待人和善的八阿哥交往。

他嘴里同其他人说着话,眼睛却一心二用的瞧了一眼在和皇阿玛道别的小十五。

他心中多少还是有遗憾的,即使他明白自己能力已经得到很多人认可了。

但是比起被大儒们收为徒弟的十五弟,他收到这些推崇就像是差了点什么。

他本想向十五弟问问是怎么回事,想要知道原因,看看能否效仿。

但是最后胤禩仍然是拉不下脸去向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弟弟请教,又担心被人看出来,闹的他失了体面。

胤祈跳上一处台阶,他用力挥挥手,即使皇阿玛在马车里看不见他也要挥手。

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曹寅觉得非常熟悉,说不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熟悉。

后来他才明白,看到父亲离家终于大玩特玩的熊孩子,都是这么笑的!

甚至还没等到第二日,一送别老父亲的胤祈在西园就待不住了,一路跑到姜大儒家吃饭去了。

那日拜师拜的糊里糊涂,席面上都是有头有脸的文坛大佬,但是一共能认作师傅的也就是十一个。

因为只是小宴,文会请的人不多,还有各位大儒带着的徒子徒孙们,总不能和自己父亲或师傅收同一个弟子吧!

最后认下的十一位大儒中,姜大儒年纪最大,今年七十二岁。

在江南等地有一个现象,年纪愈大的读书人,尤其这些六十岁以上的,很不愿意出仕。

他们经历了国家政权的变迁那些年,心中对朝廷是充满排斥的,那些隐痛是无法忽视的。

但姜大儒格外特别一些,他算是其中接受程度比较大的一个,他儿子也是朝廷命官,如今在杭州府下的一个县做县令。

姜大儒这般年纪是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若说不痛苦是不可能的。

不然他也不会有这般学问却从来没想过出仕。

年轻时只觉得汉人寄人篱下被满人统治,他无力拯救,于是出去游学。

说游学是好听的,他实际上就是到处游荡的流民,顶多是手里有银子所以不用要饭而已。

他走了不少地方终于意识到一件事,江山换代只是叫他们这些读书人感到痛苦,贫民百姓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的。

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不重要,谁也不会记得当今皇帝姓的是什么。

爱新觉罗还是个译过来的姓呢,真用满语可没有平头百姓能说出来。

他见过明明是汉人的县令仍然是苛待百姓,逼的百姓冲入衙门。

也见过糊涂的满人官员,自己说姓王,满姓还算知道,不过满语就一句不会了,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居然磕磕绊绊带着百姓开凿田亩。

有人愤懑坚持不肯入仕,家中因生计逐渐困苦,最后居然去经商。

也有一门心思科举,但是还考不上甚至动了歪心思的。

姜大儒看开许多,他不再计较那些,虽然自己不愿意入仕,但是儿子想要科举他也不曾阻拦。

最终结果就是,姜大儒的儿

子考中了举人,但是努力了六七年也考不上进士。

好歹最后是凭借举人身份补了一个官。

他终于看清了一件事,他们家排斥当官,但是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当官。

别说自己瞧不上朝廷了,真去考科举的时候能不能混上个名字还难说呢。

姜大儒被儿子的真实水平打脸,好几年都没脸收徒,好在后来是被人劝出来了,重新开始教书。

有个弟子格外争气,是康熙二十八年的殿试第五名,就此证明了姜大儒教学没问题,可能就是他家儿子没开窍!

被闹着收了一个皇子徒弟,姜大儒非常之痛苦,但是他好像也不能拒绝。

好在胤祈是个软乎乎的好孩子,总算是安抚到姜大儒崩溃的内心。

胤祈上门的时候,他得到除姜大儒之外全家人的热烈欢迎。

姜大儒本名姜康伯,顾名思义,伯仲叔季,他家中排行老大,可惜他爹不努力,只生出伯仲。

比起姜康伯自己不想当官,姜家的二老太爷姜康仲就是......自己没考上了。

不过这位年纪比姜康伯小了十五岁性子也更活泼些。

“哎呀,大哥,你徒弟来了!”

迎着胤祈的是姜康仲欢乐的声音,他看热闹的想法昭然若揭。

姜康伯瞬间感觉他有点头痛。

胤祈惊喜的扑过去,“师傅,我来了!我还带了好吃的,是酥皮鸭!”

姜康伯手上一抖,差点把自己胡子揪下来,他感觉头更痛了。

胤祈进来便发现姜家并不算大,二进的园子却是处处精致,小细节上带着江南园林特有的精美。

他进来便瞧见墙角的苔藓都放置了一块小石头,凑近一看上面还题字了,昨日下雨今日还有些积水。

这小小一处倒似是放大的瀑布景色,若是下雨的时候过来看,一定更有趣味。

宅子里面此类设计颇多,不少都是姜康仲亲自动手,好不容易碰见个没看过的,他可是高兴的拉着胤祈炫耀。

一老一小宅子里四处闲逛,女眷们笑的不行,有年纪大些的姑娘还跳出来抢了二爷爷的话,自告奋勇的给胤祈讲解。

这也就是胤祈年纪小,女眷们也不需要避讳,都是自家爷爷的弟子,那得是称呼叔叔。

不过她们昨日被母亲耳提面命的警告了,这位可是皇子,不许随意称呼,只管称十五爷就是。

胤祈进到人家家里简直比姜康伯还要自在,一会和姜康仲一起看园林设计,一会又跟人家孙女说上了衣裳。

他还有叔叔架子的指点一下,“蓝衣裳配棕色裙子不好看,这条裙子配色太俗气,配条银灰色的才好看。”

姜六姑娘惊呼一声,她也是不大的女孩,刚满十三岁。

她哀叹:“我也想新做,可是年头刚打一只钗,都花在那上面了。”

胤祈一听这话,熟悉的感觉瞬间来了,他在侄女中当中从来都是最好说话的叔叔,

比他年纪大的侄女们不好意思说这些,但是年纪小的侄女们想要什么可是好意思开口的。

他得瑟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十分阔气:“想要什么样的,叔叔给你做。”

他的所有吃穿用度都有内务府供应,每个月的俸禄走的是贝勒例。

除去赏赐奴才,他手里的银子基本没什么能用的地方,加上隔三岔五的太子二哥还有意补贴一些,佟家也会送来一些,胤祈实在是个小富豪,兜里有钱。

姜六姑娘一愣,她瞬间低下头,很是难为情。

刚才说话说多了脑子发热,才意识到这位可比她还小几岁呢。

头回上门的叔叔就要给她掏银子,小姑娘瞬间就被平日的教养给缠住了,她羞愧的低下头。

“侄女僭越了,还请十五爷不要怪罪。”

姜夫人瞪了女儿一眼就要收拾她,好在姜大儒开口打断。

姜康伯瞧了一眼儿媳妇,随即他对着胤祈道:“你到老夫这原来不是拜访师傅的,净来油嘴滑舌!”

胤祈摸摸脑袋憨憨一笑,他一屁股坐到姜康伯的身边,“哪有啊!我可是专门来看师傅的,明明那天师傅说欢迎我随时来请教,结果今天这么冷淡,我好伤心的。”

姜康伯仔细瞧瞧他,愣是没从白嫩的小脸上看出任何伤心,反而刚才和他二弟闹腾的脸蛋红扑扑的。

冷哼一声,“我可没瞧出来。”

胤祈脸皮厚的凑过去,笑嘻嘻道:“因为我的伤心藏在心里啊,表露在外可不一定全是伤心了。”

这话却是有意思。

姜康伯伸手捏了一下肥嫩的小脸蛋。“老夫可提前告诉你,我家这饭菜,必然比不上曹家的珍馐,吃不习惯可赶紧走,别为难自己。”

换做别人恐怕以为他在阴阳怪气,但是胤祈看出了他的嘴硬心软,不过是有些别扭而已。

不然姜家的人也不会对他这么好奇,都凑上来说话。

如果师傅真的讨厌他,那恐怕姜家人都不敢出屋子,毕竟姜康伯才是一家之主。

胤祈盯着姜康伯瞧,把人家都看的不自在了才开口:“师傅真是的,明明很喜欢我嘛。”

姜姜康伯一侧头,隐秘的勾起嘴角,“就你脸皮厚!”

姜家宅子人不多,满打满算也就是七个人。

姜康伯和弟弟姜康仲,长媳姜夫人带着姜六娘,姜十二娘还有两个儿子。

姜夫人带着孩子回来是给女儿相看人家,虽然姜大老爷在杭州下面县城为官,但是姜家老家在江宁,日后还是得回来的,把女儿嫁那边姜夫人舍不得。

嫁回江宁好歹有姜大儒看着,将来姜大老爷致仕之后回到江宁,她也能看到女儿。

两个小子是跟着回来念书的,姜夫人有四子三女,还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家了。

至于姜家二老太爷姜康仲,半年前,他自己回来说给大哥养老送终的。

姜康伯能忍着没打死这个弟弟,实在是涵养很好了

胤祈坐在姜大儒旁边,他看着碗里掺了豆子的米饭,这是什么?

?本作者半个水瓶提醒您最全的《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尽在,域名[(

姜康仲解释道:“这是豆子饭,挺好吃的。”

“大哥老的不行了,吃点豆子饭养养,我觉得没什么用,但是大哥挺相信的。”

胤祈一噎,恍惚间看到了三哥的影子。

好在姜康伯已经十分习惯弟弟的不靠谱了,他自己先动了筷子,桌上其余人这才动筷。

饭桌上果然是如姜大儒所说,没有在西园那样丰盛精致,素菜居多。

一共三道肉菜,一道是胤祈带来的酥皮鸭子,一道是红烧肉,一道是蒸鱼。

出乎姜大儒意料,胤祈吃的喷香,不过没动鱼,甚至还添了两次饭。

饭后闲聊,按照常规流程,姜康伯会考察两个孙子的功课。

但是今天就不了。

一想到胤祈那几首辣眼睛的诗,姜康伯就决定还是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吧。

他都这个年纪了,还是多多为自己着想。

外面都以为是十五哥天资出众才被众多大儒看重收为徒弟,教导诗词歌赋。

姜姜康伯擅写长篇赋,弟弟姜康仲最擅画,在江南可谓一画难求。

就连姜夫人都认为十五阿哥是天资卓绝,刚才一看十五阿哥还能欣赏各种小巧的精致,可见其是个爱景的,举凡诗人都是如此。

她语调柔缓的和胤祈说话,带着点江南的口,但是好歹是官话,胤祈听的明白,倒觉得人家说话语调好玩。

“不知道十五爷是擅长什么?”

胤祈咧嘴露出一口白皙的小牙,“师傅们都说我诗句写的更好。”

“咳咳咳咳咳咳咳”

姜夫人连忙站起来,她一脸担忧,“老太爷,您这是怎么了?”

姜姜康伯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他以拳抵口,低声道:“今日又不是过来上课的,到底是老夫的弟子,闲聊也就是了。”

他眼神扫向两个孙子:“这两个小子前几日念书也不认真,我还担心他们丢人呢。”

说话间姜姜康伯就将儿媳妇的注意力转移到孙子身上了。

生怕儿媳妇将胤祈的真实水平问出来。

他还是要面子的,可不想胤祈暴露,更何况就是暴露也不能折在他这里啊!

凭什么那些老东西高枕无忧!要是暴露在他这里,他可是会被笑死的啊!

姜夫人听今日不谈学问也没多想,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开口说什么。

这是男孩子,还是个不大的男孩,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合适。

亲切的问候也有些不大合乎规矩,毕竟是天皇贵重,不能真当成自家亲戚。

还是姜康仲笑呵呵开口问起姜六娘最近相看的如何,又道:“老大媳妇也别不好意思张口,十五爷在江宁也见了不少人,说不定还能给你参谋参谋。”

胤祈点点头,非常有兴趣参与新侄女的婚事!

他急的直举手,一

头凑到人家姜夫人眼前去。

姜夫人今年四十有五,她笑起来眼角皱纹慈爱。

?想看半个水瓶的《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吗?请记住的域名[(

既然二老太爷都这样说,她也就是接着讲了。

“其实我心里也打鼓呢,本来提亲的胡家的老二,但是我前两天去打听一次,心里就觉得不对劲,回来想老太爷说,可是老太爷又出门了。”

“胡家老二?”姜大儒一思索,他还挺满意,“老夫记得他写词极好。”

听到是自己婚事,姜六娘还真没多少羞涩,一来就是还没定呢,二来她年纪小,其实不大知事。

不过讲究些的人家订婚虽早,但是六礼就得走上个纪念,姑娘十六七嫁出去也正好。

姜六娘就是如此,趁着今年定下人,六礼走个两年,到时候出嫁也正好。

姜夫人听到老爷子夸也是高兴,但是……她一皱眉:“确实有才名,但是跟其他几位夫人一问才知道他...”

她犹豫一下……

胤祈等的着急,他开口:“他怎么了?”

姜大儒横他一眼,胤祈乖巧一笑,往后靠在姜大儒身上。

姜大儒虽嫌弃,但是心里还挺受用的。

“老大媳妇,你说说他怎么了?”

姜夫人无奈,低声的解释:“据说常去秦淮河那边,所以写了不少诗。”

都是江南人,谁还不知道秦淮河啊!

胤祈忍不住“哇!”

他都知道秦淮河边是什么意思!

姜大儒还不以为意,去秦淮河怎么了?

江南的风流才子哪个不是喜欢去找名妓啊,红袖添香是青年才子的浪漫。

姜夫人一挥手叫女儿先回房里去。

等人走了才说,“我听房家四夫人说,胡家老二喜欢一个秦淮河那边的姑娘,给人写了不少诗。”

“我就怕这胡家老二是个浪荡的,若是轻易许了,将来毁了六娘一辈子可就糟了。”

姜大儒一听觉得有点道理,毕竟他家官也小,也就是老二家的老三官大点,不过也只是从六品。

这等家世,也说不上什么联姻不联姻,重点是看家族是否是书香世家。

可是胡家老二若是浪荡的,保不齐闹出什么丢脸事来可就不好了。

胤祈好奇问道;“他是只给一个姑娘写诗吗?”

姜夫人迟疑的摇摇头,“好像不是...”

胤祈又问:“那他是写了很多诗吗?”

姜康伯和姜康仲都点头,确实写了不少。

胤祈环视一周,觉得他们家真是单纯,还没他看的明白。

他一拍桌子,“人品怎样不说,反正是挺喜欢写诗的。”

“他给一个姑娘写是喜欢姑娘,给很多姑娘写当然是因为他爱写诗啊!……

姜康伯一愣,这话可太有道理了!

胤祈想来想,觉得要问个清楚,他开口道:“胡家?是那个胡家。”

“在太仓海门厅做库大使

的胡大人,胡家老二就是他儿子。”

胤祈翻翻脑子里回忆,他好像见过,是不是有个两哦撇小胡子,瘦瘦脸,眼睛眯着那个。

?想看半个水瓶写的《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第 53 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姜夫人听到描述有点蒙了,她是见过胡夫人,但是胡大人是真没见过。

还是姜大儒点点头,“对,是他。”

胤祈站起来托着下巴踱步,他思考片刻后扭头对着姜大儒道:“师傅这次不妨信我一次,也让我为侄女办点事。”

姜夫人一个劲的给公公使眼色,快点答应吧,这可是皇子啊。

肯定比他们自己去查更靠谱,姜家的人不在江宁当官,势力上差的可就多了。

姜大儒也犹豫呢,他虽然被胤祈作诗的水平伤害过,但是他也知道胤祈虽然年纪小办事能力却很不错。

不错胤祈一说信他一回,姜大儒听了就觉得不靠谱!

这一家子当官的都在外地,老的老小的小,唯一一个壮年的姜夫人还是个女眷。

姜康仲看大哥一直犹豫,他干脆直接做主,“听我的,直接查查。”

“咱们家小六一直在外面跟着他爹娘一起,胡家从哪知道咱们家有个到年纪的姑娘的,还直接上门过来,我早就怀疑他家了!”

虽然姜康仲有点放马后炮,但是姜夫人打听了几日之后也是这样想的。

胤祈臭屁的抬起头,一拍胸脯,非常有自信,就交给我吧,如果他是个好的,我也给大侄女送份嫁妆,要是个坏蛋看我怎么收拾。”

“反正半月后皇…我爹来接我,刚好求个赐婚的,给侄女补个好夫婿。”

他参与家长里短的姿势太过熟练以至于姜大儒十分迷惑的发出质疑,“你才多大,怎么谈到这些这么熟练。”

胤祈潇洒的一摆手,“哎呀,师傅你不知道,我家亲戚太多了!”

姜大儒无语的看着他,皇室是能用亲戚多来形容的吗?

他突然对皇上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有这样的孩子,想必很辛苦吧……

姜大儒还在思考呢,他弟弟姜康仲已经凑到身边,一老一少开始制定查探计划了。

他一瞧,甚至想要捂着胸口,别说人家了,他家这个快六十的弟弟也闹腾啊!

姜夫人倒是笑眯眯的高兴,不论胡家老二好还是坏,有皇子出面给把关,总是一件好事。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