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求追读

半晌,除了王元用之外,其他人纷纷举手,示意答题完毕。

“官家,小的……”

王元用见状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准备请罪,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赵祯就摆了摆手。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即便不会,也没必要请罪。”

啪!

啪!

另一边,站在门口的刘娥听到这段话,缓缓从帘后走了出来,拍手道。

“有德容,乃大。”

“官家已有天子之容德!”

眼见刘娥到场,赵祯连忙往前行了几步,一拜。

“大娘娘。”

与此同时,其他内侍和宫人纷纷跟着行礼。

“参见娘娘。”

“六哥,你这又是作甚?”

说话间,刘娥踱步来到桌案前,瞄了一眼桌上的答卷。

“大娘娘,请看。”

一旁,赵祯很有眼力见的俯身拿起答卷,然后交到了刘娥的手中。

“这是我刚刚给他们出的题目。”

说着,赵祯转头看了一眼张茂则。

“茂则,将《算学初解》取来。”

看到答卷上的内容,刘娥眼中升起了几分疑惑。

2甲+4(35-甲)=94

甲?

‘’?

这都是什么?

片刻后,刘娥面带好奇道。

“六哥,这是术数?”

“嗯。”

赵祯点了点头,顺手从张茂则手中接过《算学初解》。

“大娘娘,上次爹爹不是教过我上界的学问吗?”

“最近几天,我刚好将上界的学问编撰成册,内容大体都在这里。”

赵祯一边说着,一边将册子递给了刘娥,同时跟着解释道。

“而教他们,主要是因为我想进行一次试验。”

“试验?”

听到这个新鲜的词语,刘娥眉头一蹙。

显然,她不太懂‘试验’的意思。

“致(使)天下之治(安定)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

赵祯没有直接回答刘娥的疑惑,而是趁机聊起了教育的问题。

“是故,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然,自五代以降,天下学废(学校废置),州学不立,至于京中,虽有国子监,然其讲学之所,生徒不过二三十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何况今人乎?”

“一如韩昌黎(愈)所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听到这番话,刘娥心中一震,双目怔怔的看着官家,她很难相信,这些话竟然出自一个少年之口。

哪怕六哥贵为大宋天子。

但天子,亦有少年时。

人,岂有生而知之乎?

‘难不成先帝每日都在教导官家为君之道?’

想到这里,一股焦躁的情绪慢慢从刘娥的心底升起。

此刻,她已然忘了之前的疑惑,‘试验’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一旁,赵祯看到刘娥的情绪变化,心中顿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坏了。

这是刺激过头了?

喂!

他真的只是想聊聊教育啊!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身为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这句标语,几乎刻入了赵祯的骨子里。

而北宋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不能用‘差’字来形容。

连官学之首的国子监,都是名存实亡,更别提地方的州学了。

其实,学校不立,并不是宋朝才有的问题。

自唐朝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从中晚唐到五代,天下动乱不休,教育不昌的状况愈发严重。

大宋立国之后,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真正的大规模兴学,还得推到庆历年间。

当然。

师道不存,不止是因为动乱,更和文化环境有关系。

众所周知,汉学,重章句训诂,偏重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的考辩。

先秦古籍讲究微言大义,通常不分章,更不断句,如果想要理解其中之意,必须分篇为章,断章为句。

似这等晦涩之学,如果没有师承,单凭自学,自然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和汉学重章句训诂不同,唐朝虽然也继承了章句训诂之学,但诗赋、文章之学,丝毫不输于章句训诂,甚至犹有过之。

而诗赋、文章之学,贵在自得,哪怕没有名师教授,天赋异禀者,也能成材。

因此,学校不立,不是某一方面的缘故,而是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片刻后,就在赵祯思考如何补救之时,刘娥忽然开口道。

“所以,六哥你是想扩建国子学?”(注1)

闻言,赵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是,也不是。”

国子学,历来是贵族学校,唐制,国子学,生员300人,招生对象是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

招生资格稍微低一点的‘太学’,生员500人,招收对象是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后辈。

到了宋朝,国子学的准入门槛虽然放低了一点,但限制仍在七品以上京朝官子孙。

直到庆历四年(1044),宋朝才重新成立了‘太学’。

太学,有别于国子学,招生条件放开到了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

而平民百姓,唯有极为优秀的人才,方能入学。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贵族教育,赵祯当然是看不惯的。

但想要立刻改变,也不是一件易事。

这不是一份诏书就能改变得了的。

毫无疑问,国子学是一种特权。

想要打破这种特权,必然会得罪一批特权阶级,以赵祯现有的力量,暂时还无法和那些人叫板。

“是也不是?”

刘娥不解道:“这是什么意思?”

沉吟片刻,赵祯又一次披上了‘仙神’的虎皮。

“爹爹和我说过,教育,乃国之大计。”

“今,天下学制不立,当更易之。”

“爹爹还教过我一种新的学制。”

“三级学制,就像发解试、省试、殿试一样。

发解试对应的是‘县学’,天下州府各县,凡学生满200人,皆立县学。

然后是省试对应的‘州学’,各县学优异者,可升入州学。

最后是太学,对应的是殿试,从八品以上子弟,可免试入学,从八品以下及庶人,俊异者,亦能考入太学。”

一旁,刘娥听着听着,表面上毫无异动,心里却眉头紧皱。

凡学生满200人,皆立县学?

大宋一千多个县,哪怕只有一半县城满足条件,也要建立500多所县学。

建学的钱,从哪来?

即便解决了钱的问题,授课的先生,又去哪里寻?

便是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教授的内容,又该是哪些?

念及至此,刘娥顿觉头大如斗。

————————

注1:宋初,国子学和国子监是一回事,既是学校,也是教育管理机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