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这份关于旗务改革的折子对于胤祈来说相当于一份他的年度总结。

只要把这份折子弄好,这一年的成绩就有了,不用像从前的十四哥一样,抓破头皮的紧赶慢赶的写各种战役分析。

胤祈心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巨大野心,这事连亲近的卢保他都没说。

他认为旗务这事弄起来没个几年是绝对不成的,如果顺利的话,他甚至能够靠着这份折子混上几年!

好几年不用为功课烦恼啊!这种快乐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学渣的愿望就是这么的朴素。

胤祈迫切的想要逃离上书房,不仅是因为他难以应付逐渐着增加的课业,更是因为如今上书房的文师傅们不大得他心意。

李蟠作为响当当的一位状元能给胤祈做了六年的老师,对他来说其实已经耽误不少时间。

按照状元的一般路线,他只需要在翰林院待上三年,然后就会出去为官,并且起步就是四品。

当然了,因为不会做人而就此在翰林院成为老学究的进士也是不少的。

不过李蟠还算幸运,他年纪资历都够,本该在三年前外放的。

但是因为胤祈这边着实离不开李蟠,康熙也问过李蟠是选择出去为官还是再给胤祈三年师傅,好歹四书五经讲完。

胤祈这个被李蟠惯坏的,未必能适应其他师傅。

李蟠心里多少明白自己的缺点,他不会钻营拉拢人脉,他甚至在朝堂上还没有站好队,如此情况出去恐怕情况不会好。

而且说实在的,康熙这个皇帝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管的,李蟠外放还是要由吏部做主。

吏部负责的就是官员的安排,也就是个组织部的作用。

虽然康熙是最大的领导,但是他不会事事都插手,无非就是吏部提出一个空缺来,康熙瞧一眼觉得可以,给了‘可’就是了。

李蟠如此就动了一些心思,他便口称愿意教导十五阿哥并且继续推进修复古籍的事情。

他是想着他能够继续教导个三年,好歹让胤祈出去不丢人,维护他在文坛的名声。

之后还能他还能厚脸皮蹭一下佟家的资源,将来也能谋个好去处。

李蟠是把胤祈当作自己的小徒弟的,而在传统文人概念里师徒关系不亚于父子。

且胤祈是个特别叫人心软的小孩,李蟠私下里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心情还很忐忑。

他甚至是怀着一点教导的心思让胤祈明白一下朝堂生存法则,将来就不会被骗。

谁知道胤祈惊讶的张嘴好一会,他看着李蟠稀奇不已,甚至‘哇’了好几声绕着李蟠看了几圈。

直把李蟠看的头皮发麻浑身别扭。

李蟠赶紧拦住古里古怪的胤祈,他忙问道:“做什么这副样子?我还以为是我说错了话呢。”

胤祈一脸纠结,他还真不好意思说,头一次觉得他师傅这么大年纪居然还挺单纯。

心里吐槽

的欲望都憋不住了,他满脸复杂的开口:“师傅你还真是适合考试,别管能力如何,总能得到好成绩。”

“嗯?何出此言?”李蟠听的都蒙了。

胤祈啧了一声,在文坛里,师傅能甩他一条长江那么宽。

但是在懂皇阿玛说话这个领域,胤祈是菩提老祖,李蟠只是小道童!

“按照惯例状元都是三年外放,皇阿玛都说了给你另外一个选择就说明希望你选择留下做师傅啊。”

李蟠突闻此种想法,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差点踩进坑里了!

顶头上官的话你得仔细听,尤其得明白一个道理。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上官心思也复杂,就是不说明白,叫你自己理解。

第二种就是他也是普通人,自己也犹豫呢,给你一个选择而已,你得听懂上官心里的想法。

李蟠这事就就是如此,惯例是三年外放,可是既然康熙问了,就是他心里其实是希望李蟠继续教导胤祈的。

如果李蟠真的迫不及待拜托胤祈这个学生,那么可能康熙一时间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几年过去,如果在折子上看到这个人的名字,他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嫌弃朕的笨儿子不愿意教他,着急就出去做官,是个权欲熏心的人。

皇帝能够嫌弃自己的儿子,但是别人如此说他的儿子,你看穿不穿小鞋就得了。

李蟠算是阴差阳错的做对了题目继续给胤祈当师傅。

如今正好是六年,康熙心里也想起来这回事。

既然有他安排在前,那么也不差这一次的插手,吏部报上来的空缺是济南学政。

得到大领导注意的好处就来了,康熙大笔一挥就给升了一级,山东学政。

李蟠相当于是朝廷中央历练了六年,之后直接成为一省学政。

且这个地方还是孔孟之乡的山东,历来就是科考大省,只要这一届学子出来,那就是现成的政绩。

李蟠一离京,上书房的师傅对胤祈来说就有些不尽人意了,他微妙的察觉出师傅们没有李蟠那么喜欢他。

当然了,可能因为胤祈启蒙的时候才三岁出头,李蟠是哄着抱着教导出来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耐心,感情自然不一般。

胤祈记忆力最深的一幕,有一年冬天,下课之前天空飘起鹅毛大雪。

李蟠从箱子里掏出自己的一条狐皮的风领,自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好皮子,可是师傅仔仔细细在他脖子上围了一圈又一圈,又把他的帽子紧紧裹在风领里头。

胤祈记得回到阿哥所的时候,他闷的都喘不过气来,因为师傅围的太紧了。

有了这样被厚爱的记忆,再看上书房的其他师傅,胤祈很难付出同样的感情了。

加上课业也不太顺利,他就不是那个念书的料子嘛,只好想办法逃离上书房了。

胤禟对他这点小心思了如指掌,因为曾经他也是如此。

反正是胤祈自己牵头,胤禟也放下哥哥架子过来帮忙?_[(,实际上他干活可比胤祈多。

整顿旗务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出来的,必须实地了解一下如今的的情况,八旗的各个衙门少不得跑一跑。

最少也要查查各旗的人口数量,男女比例,每个年龄段有多少,男子中又有多少是正在军队。

还有支出比较大的部分,各旗的补贴情况等等。

八旗看似牢固,只是因为利益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但是说起来也不是铁板一块,各旗都有自己的旗主在。

旗主的权力是十分大的,康熙自己本人就是上三旗的旗主。

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原本就在手里的,但是众所周知,战斗力最强的正白旗曾今在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来手里。

后来嘛,感谢先帝的强势,将正白旗直接攥在手里。

虽然在有些人眼里,顺治爷的形象奇奇怪怪的,比如什么大情种啊要糖吃的无知小孩这种。

但是在八旗的大部分人看来,顺治爷简直不要太强势!

他直接打压了蒙古在大清后宫的实力,就和满洲女子生孩子,穿着明朝的皇帝服饰大摇大摆上街,热爱汉学之类的看似有点疯,但是的确促进了满汉的融合。

别看他造成什么影响,看人家得到什么。

他逼的太皇太后退回后宫大权在握,想改革就改革,自己的几个亲兄弟该打压的打压,该收拾的收拾。

多尔衮的尸体都叫他挖出来了,谁敢管他拿不拿正白旗啊!

不过即使康熙已经掌握正白旗几十年了,但是正白旗的一些人仍然会称呼多尔衮一脉的一些人为主子。

所以紧接着康熙仗着自己儿子多,就将成年的儿子都封进了各个旗中,分化旗主的权力。

上三旗是康熙亲领,一旦皇子开府了,就会被分进下五旗,还会从其他旗主手里撕下来几个佐领给儿子。

年纪在前面的就占了不少好处,年长的皇子分到的佐领也更多。

胤禟分到了正蓝旗,他手里只有一个佐领,虽然有点可怜。

但是想想佟家发迹前只有一个佐领,之后几十年才陆陆续续被康熙喂了五个,而煊赫的钮钴禄氏就是仗着全族十几个佐领才稳坐大族的高台上,这佐领的权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想要查看各旗情况,那第一站必须是正蓝旗了。

胤禟潇洒的挑眉,他手里捏了一下弟弟小脸蛋,“八哥也在正蓝旗,正好便宜。”

况且八哥在正蓝旗的话语权可比他大多了。

不仅手里有三个佐领,而且正蓝旗的旗主是安郡王。

正蓝旗在安亲王府手里,安亲王岳乐去世之后由他的嫡子玛尔珲继承爵位。

不过因为岳乐死后被贝勒诺尼攻讦而被褫夺爵位,所以到了玛尔珲这里只剩下郡王爵位了。

八阿哥的嫡福晋郭络罗氏是安亲王的外孙女,所以八阿哥也是和安亲王府有亲,联系比较紧密的情况下在正

蓝旗中其实话语权很大。

既然要去正蓝旗,少不得了解些情况,胤禟自然是随口就能说来,“正蓝旗旗主你也见过,就是玛尔珲,现在是郡王,但是以前是亲王来着....”

安亲王岳乐和顺治关系亲密,但是其实年纪差的挺多,他比顺治整整大了十四岁。

但是他的儿子玛尔珲和康熙作为一辈的人其实比康熙还小了十岁。

玛尔珲是岳乐的第十五子,能够继承爵位不是因为他是继福晋所出的嫡子,而是因为前面的十四个哥哥都早早夭折。

不夸张的讲,康熙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还比较浮躁,他曾经暗戳戳的祈祷过玛尔珲和他哥哥们一样早点死掉让岳乐后继无人。

然后他好收回爵位,那个时候他对安亲王府的厌恶程度就已经很深了。

胤祈乱七八糟的消息听的不少,他凑到九哥边上什么都敢开口问:“那我听过传言说皇爷爷想要传位给岳乐,所以皇阿玛才讨厌他们家是不是啊?”

胤禟忍俊不禁,“你居然还能听到这些消息呢?”

换做别人在这里恐怕都要下跪了,议论皇上的继位小八卦,真是不要脑袋了。

但是这里的两兄弟都是皇帝亲儿子,都是胆大的祖宗,没什么敢说的。

胤禟笑道:“当然是假的,当时安亲王都快四十了,连死了十二个儿子,后继无人怎么会被看中呢。”

安亲王连死了十二个儿子,第十三个儿子虽然是顺治十八年出生的,但是出生的时候是十月,而先帝是顺治十八年正月薨的,他看不到岳乐还有儿子。

本就是旁支的旁支,就算能够继位,可是他没有儿子啊。

难道还能继续从旁支找继承人,那宗室岂不是会因为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打生打死?

先帝心再大也不会选一个这样的人当皇帝啊。

胤祈可不会这种漏洞百出的话糊弄出,他晃悠到九哥另一侧,抬头看看:“真的假的?”

胤禟竖起手掌挡住嘴巴,故意小声道:“朝廷的主流说法。”

兄弟俩对视一眼,你懂我也懂,嘿嘿。

胤祈跟着九哥一起到了八哥府上,不曾想竟然碰到了正在此做客的玛尔珲。

“八哥。”

玛尔抬眼先看到胤禟,他屁股纹丝不动。

正蓝旗的旗主的确有资本傲慢,胤禟不过是个光头自然不被放在眼里。

且论起辈分,他还是皇子们的叔叔,自然有资格摆这个谱。

胤祈跟在九哥身后顿时觉得今日目的不能达到了,改革旗务本身就会损害旗主的利益,所以现在不能叫玛尔珲听到是怎么回事。

他心中有些失望,觉得白跑一趟。

胤禟回头看了胤祈一眼,他伸手牵住弟弟的手,安抚的捏了两下后扭头道:“八哥,小十五有份功课要写,内容是人口增长,弟弟都求到这儿了,我就想着带他去正蓝旗衙门溜达一圈。”

他又看向玛尔珲笑道:“正

好旗主都在呢,也给咱们家弟弟的功课出一份力。”

胤祈眼冒星星,他崇拜的看着九哥,不愧是九哥,就是靠谱!

?半个水瓶提醒您《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胤禩微微一愣,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温和的俯身拉着胤祈出来,然后对着玛尔珲道:“这倒是我当哥哥的必须帮忙了,舅舅您也帮着安排一下小十五。”

胤祈心里有些微微的别扭了,不愿意被八哥领到玛尔珲面前。

按照辈分来说,即使叫的亲近些也该叫叔叔,而叫舅舅就是从八嫂那里论的。

他听来也不知道怎么的,总感觉不对劲,这么一叫倒显得八哥和他们不是一家了。

玛尔珲端着茶杯顿住,惊讶问道:是十五阿哥?”

胤禟听见这句眼睛有些冷意,他自顾自的转身坐下,借着转身的动作掩饰住大大的白眼。

难道玛尔珲还不认识小十五了?在这装什么大头呢?胤禟眉宇间透出几分不耐烦。

还好下一瞬玛尔珲表现出十二分的惊喜,激动的冲过来握住胤祈的手。

胤祈想要抽出手来,他猛然惊讶的发现玛尔珲激动的都开始用力了。

“我想见到十五爷很久了,听闻您在江宁被众多大儒抢着收徒,还带了康仲公回京来!”

人的名树的影,胤祈如今形象可是天才文坛未来的希望,吸引无数大儒。

而安郡王玛尔珲尤爱画!

胤祈一听到恭维,被许多师傅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就发挥作用了。

他摆出十分谦逊的微笑,形象非常之标准,“您过奖了,都是师傅们的偏爱了些,其实不是那么出色。”

一听到这种话,玛尔珲他更相信了好嘛!

“你不必谦虚,我都明白的,是怕伤仲永的事情出现,所以才让您低调。”

一个崇敬的猛夸,一个真诚的谦虚,

胤禩和胤禟恍恍惚惚,啊?世界什么时候发展成这样了呢?

胤祈摸摸脑袋,哇好幸运,又遇到师傅们的崇拜者了呢。

玛尔珲已经压抑不了激动了,握着胤祈的手承诺道:“您有什么需求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帮,只求能让我见一面康仲公,康仲公一直是我模仿的对象。”

胤祈一派大师风范的点点头,“不要急,等我功课结束,可以为你写一份推荐信。”

玛尔珲更加感动了,在他眼里,胤祈天才的光环更加耀眼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