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人的名声多半还是靠经营,且本就德高望重的人说的一句话胜过旁人十倍。

一如胤祈的神童之名,那可是被众多大儒认可的,若有质疑者反倒会被人攻击。

你说什么?你怀疑失十五阿哥的名声,你那里来的依据还怀疑一位被众多大儒收为弟子的神童。

什么?大儒们是被坑的被迫承认?绝不可能!

大儒们那么聪明的脑袋怎么会被坑呢?

那里来的小子居然敢质疑大儒们的选择,你有什么名号吗?你家父是谁,师从何人?

写过什么书吗?参与过编撰史书吗?

什么都没有怎么敢跳出来怀疑众多大儒的亲选。

玛尔珲就是个典型的从众者,他非常憧憬号称文坛紫微星的胤祈。

胤祈心中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人家这么推崇他的师傅们,他跃跃欲试想要给玛尔珲写上一幅字用来收藏。

他摸摸脑袋,人家玛尔珲这么帮他,他投其所好也是应当的,“要不我写...”

“舅舅!”胤禩挂着无懈可击的笑容直接插进两人中间,“舅舅,小十五的功课要紧,您不如把名帖给了他,我领着去就是。”

“过几日再一起去拜访康仲公。”

玛尔珲一听立刻心怀愧疚,这可是十五阿哥啊!

众多大儒的弟子,功课多重要呢,可不能耽误了。xizu.org 柚子小说网

他连声说好,然后拍着胤禩的肩膀就是一顿夸赞,“还是八贝勒会做事,是本王思虑不周了。”

胤禩游刃有余的应付着玛尔珲,他不仅是要了名帖,连贴身的侍卫都要了一个,方便带着过去正蓝旗衙门同那些官员说话。

胤祈还不知道他八哥为了不暴露他的真实水平付出了多少努力,他只知道一个错眼就已经将正蓝旗的令牌拿的差不多了。

玛尔珲被胤禩扶着肩膀带出门,马车早就停在门口。

两人亲热的手拉手说了几句话,这才送人上了马车。

玛尔珲还恋恋不舍的掀开帘子,“胤禩啊,你早点帮十五阿哥弄完功课,然后咱们一起去拜访康仲公,我收藏的那副寒梅图据说是康仲公所绘,我想知道是真还是假。”

“舅舅放心吧,”胤禩笑着,手利落的把帘子拉上,“一定不会忘了这件事的。”

车轮咕噜噜转动,一路朝着安郡王府邸的方向去了。

胤禩总算松了一口气,可终于把人送走了,再聊下去,他怕胤祈兴致上来给人家吟诗一首啊!

若说在江宁的时候他还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回京之后他无论如何都会弄明白事情的经过。

于是小十五的误打误撞就被他全数了解了。

虽然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暗里腹诽胤祈运气好,有李蟠这样一个好师傅为他筹谋。

但是他心中还是明白要维护胤祈的名声的。

胤祈是被众多大儒夸赞认可的,即使那时候收徒不是自

愿,那么后续相处怎样都有了几分感情。

人人都认可的时候,胤禩这样聪明人自然不会去主动扫兴。

揭穿胤祈的真实情况不会为他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叫人揣测他是否嫉妒年幼的弟弟。

且文坛诸位大儒也只会以为他偏激激怒,只是个小孩而已,他的名声又能造成什么严重问题吗?

即使戳穿了也不过是叫人付之一笑。

不过......看着安郡王府的马车越走越远,胤禩心累,“唉!”

揭穿了只有坏处,可是维护着除了累人外他也没什么好处啊!

衣角传来一阵拉扯力,胤禩低下头正好对上弟弟天真无邪的笑脸。

他哼笑一声,带着些羡慕用手拢着胤祈的脖颈,“小福娃娃呀...”

胤祈的脖子被摸的一阵发痒,他缩起来躲着八哥的骚扰,但是手上还扯着人家衣裳,“八哥,咱们什么时候去啊?”

他是个行动力极强的孩子,知道能去之后就要立刻出发。

偏生胤禩是个慢条斯理的,一听急切的话还愣住片刻,问道:“这么急,有人催吗?”

胤祈纠结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倒也不是有人催,是我子心里急,有事情总是想快点做完。”

胤禩回头看了胤禟一眼,瞧他还在那摆弄博古架上的细颈瓶呢,他低下头又来和胤祈商量:“要不吃一口再出去,免得饿着肚子办事,到了那边衙门可不好满足胃口。”

正蓝旗衙门那里是去办正事,即使小吏们有眼色的送糕点也不如在他这里吃一顿来的好。

他心里虽然有些羡慕弟弟的好运气,甚至是带着一点潜意识的嫉妒,但是身为哥哥的自觉还是有的。

胤祈抬头看看八哥,要是没人提吃饭这事,他也就不觉得什么,或许还能兴冲冲的和九哥一起去。

但是被八哥一提出来,他顿时就觉觉得肚内空空如也,随后小脸皱成一团,他捂住肚子,“那还是先吃饭吧。”

趁着吃饭的时候,就随意些说话。

因为也是兄弟几个一起,胤禩和胤禟的亲密自不必说,而胤祈虽然不算是最亲近的几个兄弟,但是关系一直颇好。

胤禩并未严守什么规矩,他不过略略用了两口素菜就开始给胤禟讲正蓝旗衙门都有什么人。

“如今的都统是舒恕,他这几年身体不大好你也晓得,管事的都是下面人。”

舒恕是宗室出身,武功郡王礼敦的曾孙,因为征噶尔丹有功被授予沙喇哈世番世职,擢了正蓝旗满洲都统。

不过这几年许是战场上的旧伤犯了,腿脚渐渐使不上力气,精力也不足以继续管理事务,权力多半都外放了出去。

都统说起来能分成六个,一个旗有二位都统,二位副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另有二位副都统。

而正蓝旗的旗主只有一个玛尔珲,这从重要性上就完全不同。

胤禩心思灵敏,开府之后分到正蓝旗后又和

玛尔珲有亲,他就起了心思。

玛尔珲这个人能力不算出众,不过是不糊涂而已,胤禩从他那里下手逐渐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胤禟一眼,“别管是做什么,总要认真些,那些奴才们才好配合。”

胤禟细细听着点头,他明白八哥恐怕是猜到他们两个是要干什么,不过没有明说。

这就是胤禩的做事风格了,我猜到了我不说,那我就是不知道,你发生什么一概不关我的事情。

胤禩道:“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就不陪着你们一起去了。”

胤祈咬着鸡腿猛的一抬头,“啊?八哥你不去啊?”

八哥对正蓝旗最熟悉,若是能跟他去,做起事来也都便宜很多。

不过他想,既然八哥有的别的事情忙,那还是不要打扰了。

“那好吧,八哥你忙吧,我和九哥可以的。”

胤禩还有些惊讶,小十五竟然没闹着非要他去。

这就是不太了解了,胤祈只会对着纵容自己的人撒泼打滚非要跟着去,但是绝对不会要求别人跟着他走。

更何况胤祈心里隐隐觉得,八哥脾气太好,他不好意思勉强这样的人。

而九哥就不同了,向来就是爱逗人玩,嘴皮子利索的很,胤祈对着九哥耍赖就完全不会心虚。

胤禟伸手盖住胤祈的脑袋,他一挑眉十足十的厉害样子,“说什么呢,这话该哥哥来说。”

“八哥你忙吧,我带着胤祈就行。”

胤祈气闷,他顶着脑袋在胤禟手里转出来,“九哥!”

胤禩无奈的笑着看两个弟弟打闹。

两兄弟在八贝勒混到了正蓝旗的旗主名帖和一顿丰盛的饭菜,几乎不休息的就往衙门去了。

都是正在兴奋的时候,事业脑占据全部。

胤祈想要逃离上书房,胤禟想要讨好皇阿玛,都是各有动力。

知道胤祈其实很想八哥跟着一起去,胤禟搓搓他的小脸,“别想了,八哥不去正好,他去了才是麻烦。”

“什么麻烦?”胤祈疑惑道。

胤禟懒散的靠在靠枕上,细长的眼尾含出几分得瑟,“皇阿玛可是交代了不许告诉他人,就算是八哥咱们也不能说啊。”

他在心里默默补了一句,当然了,八哥自己猜到的可不能算是他们透露出来的。

“况且他和人最熟,咱们还得各个衙门走一遍,时间紧的很,八哥和人熟悉才不好催促,要是不熟悉反倒容易。”

反正还有些时间,胤禟就细细讲了些自己的办差经验。

“衙门里混着的都是老油子了,他要是不想做事,你身份再高也没用,他们只是表面热情殷切,但是具体的事一件也不给你干,所以必须直接抓住痛处,才能叫他们听话。”

胤祈听的大开眼界,十分好奇九哥怎么经验这么丰富。

他想到了什么便开口直接问:“九哥,我记得你差事不多的样子,怎么?”

胤禟递过来一个白眼,多扎心啊弟弟?_[(,明知道他不得皇阿玛看重还刺他。

胤祈嘿嘿笑着伸出手臂抱着九哥腰身撒娇的晃晃,“九哥,说说嘛。”

脸颊肉被狠狠拧了一把,胤祈捂着脸,“这就是给你贿赂了,快说呀。”

胤禟接受了这个贿赂,他叹息一声道:“是啊,我又没什么差事,所以八哥有些什么差也想着我,做的多了就清楚了。”

从康熙手里派下的差事,才是最好的一种差事,既能在一群官员中当前二的位置,又能学会办事增加资历。

而次一级的自然是太子能给的差事,太子本身就负责监国,康熙不在京城自然是太子最大,能安排差事同样最好。

第二种就是皇子自己有本事了,在六部或者其他衙门任职许多事物等待他安排,依据职务来的差事。

而胤禟走出了第四条路,第二种的分岔路,八阿哥胤禩帮忙给的差事。

胤禟也是足够努力了,他母族虽然借不上什么力气,但是好歹他舅舅还是个副都统,外公是盛京总兵,不会拖后腿。

他额娘宜妃还是宠妃,在康熙有几分薄面。

甚至上头还有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哥哥,他是各方面都不缺了。

可惜他自己不得康熙喜欢,开府之后也没个什么差事。

皇子中第一档的自然是太子直郡王。

紧接着的是二阿哥胤祉、十二阿哥胤祥,八阿哥胤禩。

这几个都是间接依附第一档的两位。

然后就是独自一档的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祯,他们二人都是没有加入哪一方,但是各方关系维持的还不错,能依靠自身能力被康熙安排职位。

剩下的归为一档,五阿哥就不说了,硬实力不够,七阿哥腿脚不好但是也跟着做些事,九阿哥和十阿哥被忽视个彻底。

十二倒是比他们都强些,在礼部混的不错。

胤禟也是没法子,他自己不讨喜,偏偏哥哥能力不够根本不被信任,他想要依靠哥哥都没办法。

还好是胤禩逐渐展露头角,能够拉扯着胤禟一些。

胤禟的差事多是小事,确实能锻炼人,可是也叫胤禟一个皇子灰头土脸的深入了基层。

他喋喋不休的讲着遇到过的事情,有些事情都过去还几年了,如今提起来还是十分生气。

胤禟这张脸生的十分有棱角,眼睛是凌厉的丹凤眼,鼻梁高挺鼻头也精细,看起来就是一幅聪明样子,可他才是细碎杂事干了一箩筐那个。

而生的十分温润看起来平易近人的胤禩却是几乎没干过这些的人。

胤祈看九哥比划着遇到的一些事,还严厉的让他以后注意,他忍不住笑起来。

“这是笑什么?”胤禟感觉莫名其妙。

而胤祈却乐呵的笑着道:“就是觉得好神奇,九哥是看着不好接近,但是最爱闹的,还处理零碎的事。”

胤禟无奈的一拍额头,“你当我不想

干些正经差事?这不是没有机会。”

胤禟路上说的多,胤祈记住个二四成就差不多,毕竟九哥废话也不少,记住有用的就行。

20本作者半个水瓶提醒您《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他还摩拳擦掌的想要试一下九哥的经验教训呢。

谁知道一到正蓝旗的衙门却被热情的官员们迎了进去,半点没有九哥所说的阳奉阴违、假意为难等等。

胤祈的眼睛圆溜溜的,他好奇的盯着这些人看,怎么都这么老实的开始做事了?

他还没发挥呢?

胤禟抬手敲敲他的圆脑袋,“喂,回神了,想什么呢?”

“在想为什么都这么老实的做事啊,也没有九哥你说的那些情况啊?”

听到这种问题,胤禟总算能够在弟弟扬眉吐气了,他顿时傲慢起来,“要是叫你在这儿遇到那些事情,那哥哥我不是白混了。”

胤祈心里有些想吐槽九哥这得瑟样子,但是又觉得九哥这样好酷啊,甚至忍不住偷偷模仿。

走访的过程中,两红旗的那里最容易些,胤禟的福晋出自董鄂氏,而两红旗正是董鄂家最霸道。

两红旗的都统总有一个姓董鄂,胤祈翻看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熟人。

曾经靠着拉关系才补了位置的善保将军如今是代山东巡抚,从二品的大员,若是去掉这个代字,就是正二品了。

胤祈只是随意看了一眼,想起来这个人,又顺手放回去了。

胤禟倒是瞧了一眼,记得的事比胤祈还多些,“他家重新连了亲,和董鄂七十那边亲密起来。”

“枝繁叶茂就是好啊,董鄂家眼看着又起来显赫的一支。”

胤祈瞧瞧他,好奇道:“九哥,你还这么关注他家啊?”

胤禟皱眉不解,“这种事还需要特别关注吗?”

胤祈比他还不解,声音拔高起来,“不需要吗?”

“这不是听听就能记住的事。”

胤祈哀怨的看了一眼,“我就记不住啊。”

有了胤禟的帮助,胤祈只用了十二天时间走遍了下五旗的衙门。

随后他积极叫来陈随风帮忙,整理好结果,呈递给皇阿玛看。

乾清宫。

康熙拿着折子仔细瞧瞧,每一行都仔细看。

比起本该接受审视的胤祈,反倒是帮忙的胤禟看起来更紧张。

胤祈悄悄伸出手握住九哥垂下的手掌,一模是冰冷的湿润触感。

胤禟的掌心起了一层冷汗,他面色如常的垂眸等待皇阿玛的开口。

康熙点点头,“不错。”

顿时整个书房都和缓了气氛,一直注意力放在九哥身上的胤祈总算是闻到了乾清宫里独特的龙涎香味道。

他笑着开始邀功,“皇阿玛,这份折子是有效的吧,是不是该算一份功劳。”

康熙合上折子,顺手放在桌案左侧,那里的折子都是需要再次看一遍的。

康熙瞧瞧胤祈又打量了一下胤禟,“这功该算是你们俩谁的呢?

胤禟心里陡然一颤,随即镇定开口道:“儿臣只是帮了些小忙,并不敢称功劳,都是十五弟辛苦得到的。”

“才不是呢!”胤祈大声反驳,他才不要看到九哥让功,“九哥的功劳也很大,我和陈随风只是最后总结了一下。”

胤禟握住弟弟的手,安抚一下后抬头看着康熙道:“十五弟厚道,一点小事也愿意分我功劳。”

康熙眼中笑意逐渐浓厚起来,最后朗声笑起来:“行了,你们兄弟俩就不要推来推去,都有功。”

胤祈扭头一看九哥,两人眼中瞬间迸射出惊喜。

唯独康熙看了有些嫌弃,老九长了一副精明样子,结果却不够精明,真是遭了长相的连累。

胤禟刚才一直推拒功劳,他是怕影响了弟弟。

本来他那份折子皇阿玛看都没看就直接否定了他,是他厚着脸皮和十五弟一起去查访。

康熙回想了一下内容后,他道:“其实呈上来改革旗务的折子并不少,不过这份是最详细的。”

别人呈上来的折子知识粗略的说想要裁撤什么银子,一年能减少多少万两的支出,并且长篇大论改革的重要性。

而胤祈这份详细到,一个旗人家庭一年能拿到多少银子,他们缺少了什么银子之后是不影响生活。

康熙用手指轻点封了蓝封的折子,他问道:“你这里有提到战死旗人的抚恤不可裁撤,是什么什么?”

八旗本就是为了打仗组建起来的制度,有关于军务方面反而更加严谨完整。

一个旗人死在战场上,除去常规的抚恤银子以外,根据他的身份还会有很多种对他家中的补贴。

如果是家中独子,那么父母的养老都由衙门负责,每月固定的粮米发放。

如果是家中长子,其弟妹的婚嫁银子也有补贴。

更不必说如果已经成婚,还有对其儿女的照顾,不过八旗并不鼓励女子守寡,所以对妻子的补贴是没有。

许多人都认为死了一个兵而已,而之后的这些银子支出未免太多了,但凡是提出整顿旗务的,这部分银子其实可以减少。

“所以,胤祈,你怎么想的?”康熙问道。

胤祈一摊手,他还觉得奇怪呢,“这还需要想吗?”

“战死的士兵是为了大清而死,如果降低他们的待遇,那岂不是过河拆桥,谁还愿意为了大清奋勇杀敌啊。”

“虽然我看其他人的折子都说降低很有必要,但是我和九哥一起去看了几家旗人的家庭,他们的得到了这些抚恤银子能生活的更好一些,一条命换来这些,只有不够的份,那里能降低呢。”

康熙心下满意,胤祈这样的想法和他相同。

那些建议裁撤这部分银子的大臣连把刀都没拿起来过,张嘴就胡说八道。

只是因为他也想整顿旗务,鼓励更多人写有关这部分的折子,若是痛快骂出来反倒是影响了大臣们的积极性。

他看向胤禟,“老九,你

呢?”

胤禟也是仔细研究过的,此刻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儿臣也是如此认为,且旗兵的待遇影响八旗整体的战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根基。”

“反倒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家中也无人在行伍之列的,实在该重新整顿一下,让旗人不再懒散,努力念书习武。”

确实,银子都给撤了,自己讨生活的时候可不就不懒散了。

不过胤禟也说了一些胤祈没有考虑到的一些事。

“钱财对人何其重要,而八旗的稳定同样也有这些钱财的帮助,所以其实儿臣以为裁撤的银子部分应该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内以另外一种形式发下,避免出现一些过去的问题。”

胤祈听的模糊,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但是康熙听出来了,从前就发生过叫人哑口无言的事情,那都是很久之前了。

八旗内部并不是团结一块,各旗之间仇恨也不少,毕竟努尔哈赤是强行统一了女真各部。

随着统治者的变化,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权势也跟着此消彼长。

他们上面几旗你来我往,而底下挨欺负的就没变过,最底层一直是两蓝旗。

在康熙初年就发生过矛盾太过或者说欺负软包子过头了。

正蓝旗一堆纯正的女真人举大旗要反清复明,复不复明不重要,反清才是最大的期望。

而镇压者恰恰相反,是明朝降将的吴二桂。

一个汉人镇压满人反清复明,也是叫人直呼荒唐!

康熙对这段历史自然了如指掌,虽然他那时候也才十岁出头,但是他又不能亲政,可不就要拼命念书了。

整顿旗务也是如此,若是操之过急,正蓝旗可是前车之鉴,他们跳出来反对皇室怎么办?

能不能成功另说,只要出现了对大清的稳固统治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康熙稍稍和缓了一些对老九的偏见。

人还是聪明的,就是没有用到正地上。

“这份折子不错,详略得当,朕也看到了胤祈的努力,也知道你所想,就允你半日自由的课程。”

换算一下就是,胤祈还是要二点起来去习武,然后六点开始上课到十二点,下午就可以不用念书了。

胤祈眼睛亮的惊人,他腾的站起来,激动的心简直控制不住,给康熙来了一个猛虎扑食。

他高兴的快要飞起来,抱着皇阿玛的脖子就来了两个亲亲在脸上。

他刚才吃的山楂糕渣滓糊了康熙一脸。

康熙脸色僵硬,手忙脚乱就要把人扯下来。

“啊啊啊啊啊阿玛!!!!”

胤祈无处发泄的精力显露无疑,他在屋里挥舞手臂跑了好几圈,“呀汪汪呜呼哈哈哈哈哈哈哎”

他一声“呜呼”就快活的飞出了屋子。

康熙面无表情的用手臂擦擦脸上的山楂糕碎屑。

胤禟努力维持住下垂的嘴角,死命忍住想笑点冲动。

他开始鼓励自

己,爱新觉罗胤禟你已经得到皇阿玛的改观了,你要忍住啊,成败在此一举。

康熙冷冷开口:“好笑吗?”

胤禟一脸茫然的抬头看向皇阿玛,整张脸的表情维持的非常好,“皇阿玛,您说什么?”

康熙仔细打量,胤禟仍然是那副沉着的表情,一点没有平时的样子,像是被老四附体了。

他抬起手臂放在桌案上,“朕看过你那份折子,还算可以,既然旗务的事你也有参与,这里”

他点点折子上,“今年你先负责一部分。”

胤禟顿首,“另外儿臣有个想法,不妨从穷困的旗人里选一些出来去做别的事。”

康熙抬眼,听出来他还是对经商的事情不死心,“朕要看到你的功绩。”

看到了能力,一切才有可能。

一张嘴就从内务府借那么多银子,别说亲儿子了,即使亲娘康熙也不会允啊。

只要老九证明有能力做好,才有可能去借银子经商。

要是没能力,那就继续搁置一旁。

胤禟迈步出来,他看向乾清宫的大殿前,一个身影还在左右跑着欢呼。

他一摸脸上,竟然流下一滴眼泪。

贴身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以为是主子是得到皇上重视才喜极而泣,又或者是苦尽甘来终于得到了皇上的目光。

欣喜道:“九爷,您的能力已经被看见了,马上就能完成您的想法了。”

胤禟沉默着用袖子胡乱擦了眼泪,?这傻小子都给定论了!!!!他也不好意思说是憋笑憋出来的眼泪啊!

他上前拦住都要飞上天的胤祈,“十五弟,哥哥欠你一次,你有…”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用念书了!哈哈哈哈哈”

胤祈根本没听说完话,他又欢快的跑走了。

胤禟深吸一口气,喃喃道:“十五弟真乖巧,对吧?”

太监尴尬的赔笑,一扭头,十五阿哥已经爬上了宫墙扔着帽子欢呼,侍卫们在底下凑成一堆等着接人。

“是,九爷说的对,十五阿哥最是乖巧不过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